01.沉迷于低收益,短事件:左手快手,右手抖音
这两个玩意有毒。
在抖音刚刚兴起,很火的时候,我也下载抖音来玩,自此入坑。每天就干两件事:上班和刷抖音,无心做其他事情,至于看书,上课,锻炼,呵呵,那是啥玩意,早就忘了。
有一个周末,周五晚上睡觉前,还跟自己说:"明天是周末,不能刷抖音,要把前段时间刷抖音落下的事情补上。"
理想是丰满,现实是骨感。
一个人是怎样一步步变废掉?第二天起床后,看到抖音app,我的手又不自觉地按下去,还安慰自己:就看10分钟,10分钟后起床干活。
10分钟以后还有10分钟,一上午就过去,什么事情都没有干,就在床上躺了一上午刷抖音。
这种状态差不多持续半个月左右,我恍然发现这半个月空虚寂寞,像样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干。
我知道自己对抖音上瘾了,被它牵着鼻子走。
我也知道抖音上推荐给我的视频,都是精心设计,短视频内容都是刻意击中用户G点,就是让你刷下去停不下来。
那段时间刚好心情也不好,整个人处于低潮状态,我就放任自己沉迷于刷抖音。
越刷越懒,越不想做事;越刷越迷茫,该面对的问题,一直堆积在你面前。
真的就像《少有人走的路》所说:忽视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直面问题会使人感觉痛苦。问题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阻碍心智的成熟。
最终,我把抖音卸载了,生活状态也回到正常状态。
为什么我们对于刷微博,朋友圈,抖音这些东西一刷就停不下来呢?
在他们面前,所谓的自控力还有意志力全部都化为乌有。
因为人习惯性犯懒,这是本性。
《精进》这本书将时间和事情分为4个象限。分别是:
低收益,短事件:做这件事情只是承一时快感,浪费时间。比如:微博上对骂,刷抖音,微博。
高收益,短事件:立刻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出一时风头,但是没什么帮助。比如:买流行的衣服,手机。你可以跟人说:看,这是我新买的手机。别人也许会羡慕的目光,但是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其他了。
高收益,长事件:这件事情做起来是漫长的过程,但是得到的回报会更高。比如:参加跟优秀的人交谈,找到真爱。
低收益,长事件:做这件事情短期来看很无聊,浪费时间,但坚持下来,回报会翻倍。比如:培养一个爱好
我们绝大数人会沉迷于低收益,低事件和高收益,短事件当中,因为它不需要你动脑子,只要抓住眼前的事情,就能立刻满足你的欲望。
一个人是怎样一步步变废掉?而这个也会让你一步步走向堕落。
一个人废掉第一个标志是:沉迷于当前快感,喜欢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我很喜欢的一个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过一句话: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02.凡事只想走捷径:有没有速成的方法
我一个同事,她跳舞跟厉害,从实习进来开始,每年公司年会她都上场,舞蹈动作都是自己设计。
有一次,有个妹子看到同事在舞台上跳舞,也很想学,于是周末的时候想跟同事去培训地方,试学一堂课试一试。
结果,上完一堂课之后,妹子就放弃。因为跟她想象中的舞蹈课程不一样。她想像中的舞蹈只要伸个腿,腰扭一扭,就可以了。
而现实是:一个动作要重复好几遍,一遍又一遍的修正错误动作,对着歌曲一遍遍练习直到熟练,拉筋,劈叉这些动作更是基础动作。
同事跟她建议:如果要想学舞蹈,就从最基础的学,把基础打牢。"
她问同事:"有没有轻松一点,不需要这么累的舞蹈,只要稍微动一动,或者有没有速成课程,能立马学舞蹈。"
同事说:"没有,我当初学舞蹈,也什么都不会,劈叉也劈不开。只能拼命练,不会劈叉,老师用脚踩着帮你劈。"
妹子听完同事话,打消学舞蹈念头,忙说:"好难,不想学了。"
其实,不是好难不想学,而是没有捷径不想学。
妹子只看到舞蹈上光鲜亮丽的一面,却忘记亮丽背后,是无数汗水凝聚而成。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月入过万的人,是没功夫教别人月入过万的。
这话很现实。巴菲特,李嘉诚他们月入早已过万,你有看到他们有开课程教你如何月入过万吗?
没有。真正教你月入过万的人,是因为他们也缺。
所有速成课,教你月入过万的课程,之所以能火,只不过绝大数人都想要走捷径。
所有的捷径到最后都变成绝境。越学越迷茫;越学越焦虑,越学越觉得自己被同龄人抛弃彻底。
安娜.昆德兰曾说:"生命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如果我们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探寻捷径,那么生下来就死,无疑是最快捷的路程。"
一个人变废第二个标志:总想抄小道,喜欢速成。
03.喜欢做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就好了
读书时,看稻盛和夫《干法》一书,提到一个观点:"追求完美主义"。
完成一个产品,99%的努力是不够的。一点差错,一点疏忽,一点马虎都不能允许。任何时候都要求100%的“完美主义”。
为了防患于未然,自始至终,我要求每个人的神经都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到事情的方方面面。
那个时候,我对这个观点不认同。做到完美多累,吃力不讨好。最重要的是很多演讲都说:追求完美主义,是一种病,得治。
我们下意识觉得完美主义是强迫症表现,是一个贬义词。
直到我自己工作,才发现"追求完美"不是一个贬义词。
刚工作时候,我是一个粗心的人,做事都是缺胳膊少腿,要么数据写错,要么地址缺点信息,当时我还安慰自己:差不多就得了,这么认真干嘛。
结果,在年中的时候,我的KPI差点没及格,因为失误太多,其中不细心导致的失误将近80%。
而我的领导在工作上讲究"专业"和"完美",每一次出事情或者失误,一定会问清楚为什么会出事情,如何改进,没法糊弄过去。
那次年中谈话,我第一次重新审视"完美主义"这个词。我发现当你会做一件事情,剩下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要比前一次做的更好。
要比前一次做的好,意味着每做一次,都要离完美更近一步。
会做和做好中间差的就是:细心。当你不会做的事情,先上手会做;当你会做的时候,要想办法做好。
这很难吗?很难,但是你尝试过吗?
我尝试过。
那次谈话结束后,我的所有单子都会检查3遍以上,将失误率降到最低。
这样做,累吗?
真TM累,因为认真检查也是需要时间。
那效果呢?
一个月下来,最多出现3次失误。但在最忙的时候,失误率稍微高一点,可能我还没有完全掌握如何在忙乱而又紧急的情况下,做到有条不紊处理事情。
为了检查自己手头上的文件,需要你额外付出时间和精力,甚至是加班。
我不是一个天生聪明,能力很强的人,既然无法做到一次性就高质量,那就用最笨的办法,花额外的事情复查,这样做到完美。
其实,你换位思考一下,一旦出事之后,你需要花的额外精力和时间要比检查3遍的时间更多。
你只需要多花一小点时间就能离"完美"进一步,为什么不干呢?
你总说差不多就得了。其实,那只是你以为。事实上,你差很多。
你有没有想过,同样都是做事情,两个人能力旗鼓相当,一个做事认真负责,仔细;而你毛手毛脚,敷衍了事,凭什么要选择你?
我们总是谈论舒适圈,要走出舒适圈。你有想过为什么你无法走出去舒适圈吗?因为你一直在将就和妥协。
你差不多一点,别人比你快一步;你差不复发两点,别人比你快两步,最后差距也就越来越大了。
当你打定注意要做一件事时,别总说"差不多"就够了,你用"差不多"态度面对事情,别人也用"差不多"服务来回报你。
比起追求完美来讲,凡事只求"差不多"更是一种病。
一个人变废第三个标志:凡事只做到"差不多",半桶水晃啊晃,不肯装满。
04.
变废不是现在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像慢性自杀一样,一点点吞噬你的一切,最后废掉。
最后我想用《双城记》里的一段话来总结: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