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作者: 晓言慧语 | 来源:发表于2022-03-09 07:48 被阅读0次

《楞严经》卷四笔记13

原文: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刺若,即波罗密多。如是乃至即恒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锐,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译文:

“因为全然不是世间、出世间之一切诸法的缘故,那么此如来藏本然元日月真心妙觉,即是识心,即是空,即是地、水、风、火,即是眼、耳、鼻、舌、身、即,即是色、声、香、味、触、法,即是眼识界乃至即是意识界等十八界。即是明,即无明,即是明,无明尽;如此乃至即是老,即是死,即是老、死尽等十二因缘。即是苦、集、灭、道四谛,即是智,即是得。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如此乃至即是如来、应供、正遍知,即是大涅槃,即是常、乐、我、净。因为全然即是世间、出世间之一切诸法的缘故,那么此如来藏妙明本元真心,离即离非即,是即、是非即;为何世间的三界众生以及出世间的声闻、缘觉,还要以所知的意识分别心来妄自测度如来无上正觉的境界,用世间的语言分别来悟入佛之知见呢?譬如琴、瑟、箜篌、琵琶等乐器,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但若无妙指去弹,妙单终究不能发出。你与众生,也是如此。宝觉妙明真心,一切有情各圆满具足,唯佛有妙智,发其妙用,如世尊一按手指,即入海印三昧而发出定光,一切十方世界万象皆显现其中;而你们随举一念心,即落入意识分别之中,尘劳烦恼随之而起,这都是由于你们不勤求无上觉道,贪爱小乘果位,得少为足的缘故。”

相关文章

  • 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楞严经》卷四笔记13 原文: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

  • 圣人用智 凡夫用识

    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我手指一按,海印马上就发光了,光就出来了,你要举心动念,烦恼就起来了。...

  • 【眼儿媚】

    感苦应知有执着,此事何由脱?经中义理,扪心自问,多少持得? 人爱死生君爱道,毕竟得福多。是人不信,诸佛念汝,汝念诸佛。

  • 【玄幻】大道无上(0)前言目录

    大道无上,唯道至尚。大道无上,唯道我求。大道无上,为道不息。大道无上,为道不矩。 叶程飞,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孩子,银...

  • 五律•禅悟

    入定莲花坐,心清不染尘。 经声消执念,佛号渡迷津。 莫问来生果,惟求前世因。 早登无上觉,...

  • 真我

    一心只在真我,万念不涉尘劳。

  • 南怀瑾老师讲述:忏悔的方法

    南怀瑾老师讲述:忏悔的方法 若復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

  • 37

    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下面把这三十七道品稍微解释一下,先...

  • 札記十七

    无私大爱道、天地日月、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大小乘之别:母系、谛揭。 小乘立己、大乘爱国。正觉无别、...

  • 9月随笔

    1.一汝志,惟圣惟贤。一汝心,必清必静。一汝念,不妄不痴。虽三事,实一情,盖念是心之体,心为志之基。故圣人谓“惟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sx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