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易效能®️时间管理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第19天P86~95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第19天P86~95

作者: 正念阳光 | 来源:发表于2021-06-14 19:50 被阅读0次

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比如《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的作者一稼就提出了6条寻找人生使命的建议。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帮助哪些人?

❤️·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自己感动?

❤️·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

❤️·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你会如何度过余生?

❤️·闲暇的时候,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理智的分析和计算无法解出内心的真正需求,唯有感性的觉知和洞察才能让答案浮出水面。而且正确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感性的觉知

❤️利他

《坚毅》一书的作者卡洛琳·亚当斯·米勒提出了3个类似的问题。

❤️·设想你即将离开世界,回首一生会为什么事情而后悔?

❤️·想一想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你年轻的时候是怎么度过闲暇时光的?

回答这3个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动用感知力而不是思考力

因为直视死亡可以简化一切事物,让自己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对于你喜欢的人物,不管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只要让你深深地着迷,就可以从这些人物身上反射出内心理想的自己;而年轻的时候没有家庭、工作负担,那时的追求更加遵从内心,不会受外界压力的干扰。

如何捕捉感性

感性能力虽然很厉害,但它看起来虚无缥缈,我们该如何捕捉它呢?以下做法不妨参考一下。

(1)“最”字法。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让你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学会捕捉它们,并深入分析挖掘,往往会有丰厚的收获。

(2)“总”字法。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都是我们心中最放不下的事,是情绪波动的源头。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审视并消除它时,自己会变得更加平和。

(3)无意识的第一反应。关注自己第一次见到某个人、第一次走进某个房间、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中出现的瞬间反应或第一个念头。心理医生在了解患者时往往也会说:不要思考,告诉我你脑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因为第一个念头往往是来自潜意识的真实信息。不过,产生第一个念头的过程很短,如果不刻意练习可能感知不到,因为理性思考很快就会接替潜意识发挥作用。

(4)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就是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做梦梦到一条首尾相咬的蛇,这条蛇成了他发现苯分子结构的线索。聪明的潜意识早已找到答案,然后借助梦境去提示他,幸运的是,凯库勒捕捉到了。

(5)身体。《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的作者一稼曾经喜欢高强度运动,因为理性告诉她“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然而,她每过4个月就会莫名其妙地大病一场,直至一位中医医师告诉她:“这是你的身体在罢工,告诉你它不喜欢你的运动方式,你要学会多倾听身体的反馈。”她恍然大悟,从此选择了更柔和的运动,再也不莫名其妙地生病了。身体不会说话,却是最诚实的。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的不适,都会通过身体如实地反映出来,记得多关注这些反馈。

(6)直觉。给一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就像丘吉尔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第19天P86~9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vo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