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够结成各种同盟或者集团,尽管这些同盟或者集团在进化稳定策略的意义上来说并不稳定,但是对每个个体来说却是有利的。
这种情况之所以可能发生,仅仅是由于每一个个体都能有意识的运用其预见能力,从而懂得遵守盟约的各项规定是符合其长远利益的。
某些个体为有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好处而不惜违背盟约,这种做法的诱惑力会变得难以抗拒。这种危险甚至在人类缔结盟约中也是始终存在的。
垄断价格也许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将汽油的统一价格定在某种人为的高水平上,是符合所有加油站老板的长远利益的。那些操纵价格的集团,由于对最高的长远利益进行有意识地估计判断,因此能够存在相当长地时期。
但时常有个别的人会收到牟取暴利的诱惑而降低价格。
这种人附近的同行就会立刻步其后尘,于是降低价格的浪潮就会波及全国。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 那些加油站老板有意识地预见能力这时会重新发挥了作用,并缔结垄断价格的新盟约。
所以,甚至在人类这一具有天赋的自觉预见能力的物种中,以最高的长远利益为基础的盟约或者集团,由于出现内部的叛逆而摇摇欲坠,甚至有土崩瓦解的可能。
在野生动物中,由于它们被竞争的基因所控制,群体利益或者集团策略能够得以发展的情形就更加少见。我们所能见到的情况必然是:进化稳定策略无处不在。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简单的假定每一个个体不是老鹰就是鸽子。
得到的最终结果是,老鹰同鸽子达到了进化上的稳定比例。事实上,我们说的是老鹰的基因同鸽子的基因在基因库中实现了稳定的比例。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的术语被称为稳定的多态性。
就数学而言,可以通过下面这个途径来实现没有多态性的完全相等的进化稳定策略。
如果每次具体竞赛中每一个个体都能够表现得不是像老鹰就是像鸽子得话,这样一种稳定进化策略就能实现:所有个体表现得像老鹰一样的概率完全相等。这样我们的具体例子中这个概率就是7/12。
实际上这种情况说明:每一个个体在每次参加竞赛时,对于在这次竞赛中究竟要像老鹰还是像鸽子一样行动,事先已随意做出了决定。尽管决定时随机做出的,但总要考虑到老鹰和鸽子的7:5的比例。
虽然这些决定偏向老鹰,但必须时任意的,所谓任意是指一个对手无法事先猜出对方在任何具体的竞赛中将采取何种行动,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连续7次搏击中充当老鹰的角色,然后在连续5次搏击中充当鸽子的角色如此等等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任何个体都采用如此简单的搏斗序列,它的对手很快就会识破这种策略并加以利用。
要对付这种采用简单搏斗序列的战略者,当知道它在搏斗中充当鸽子的角色时,你会以老鹰的行动去应战就能处于有利地位。
当然,老鹰和鸽子的故事简单的有点幼稚。这是一种模式,虽然这种情况在现实自然界中不会发生,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自然界实际发生的情况。
模式可以非常简单,如我们假设的模式,但对理解一种论点或者得出一种概念仍然有所助益。
简单的模式能够加以丰富扩展,使之逐渐形成更加复杂的模式。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随着模式渐趋复杂,它们也会变得更像实际世界。
要发展老鹰和鸽子的模式,一个办法就是引入更多的策略。
老鹰和鸽子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性。
还有一种更复杂的策略被称为还击策略者。
还击策略者在每次搏斗开始时候表现得像鸽子,就是说它不像老鹰那样,开始进攻就孤注一掷,凶猛异常,而是摆开通常那种威胁恫吓的对峙字体,但是对方一旦向它进攻,它就反击。
换句话说还击策略者当受到老鹰的攻击时,它的行为像老鹰;
当同鸽子相遇时,表现得像鸽子。
还击策略者是一种以条件为转移得策略者,它的行为取决于对方的行为。
另外一种有条件的策略者被称为恃强凌弱的策略者。它的行为处处像老鹰,但一旦受到还击,它就会立刻逃之夭夭。
还有一种有条件的策略者是试探性的还击策略者,它基本上像还击策略者,但有时也会试探性的使得竞争短暂的升级。
如果对方不还击,它坚持像老鹰一样行动;
如果对方还击,它就会回复到鸽子的那种通常的恫吓的威胁姿势。
如果受到共计,它就会像普通的还击策略者一样进行还击。
将这5种策略都放进一个模拟计算机中,使之互相较量,结果其中只有一种,即还击策略,在进化上最为稳定。
试探性还击策略近乎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