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晕车,一个小时车程,我半个月小时就会吐。长大了到了大城市上大学,出门就是公交车,去图书城需要半个小时车程,去逛街买衣服也要半小时车程。我会晕车,于是就买了晕车药。这个药啊,吃了就瞌睡,去哪儿都困。
后来上了班第一次坐地铁,发现地铁我就不会晕(另一个我不晕的交通工具是火车)。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只去地铁沿线游玩,工作。可以绕开汽车,但也有绕不开的时候。
有一次公司团建,我们去黄山,先坐火车到合肥,再坐汽车从合肥到黄山,大概需要三四个小时。我在路上就开始晕,到了黄山我坐缆车的时候是躺在座位上的。同事们给我送来了好吃的,还来安慰我。休息片刻,我又满血复活了。
另一次团建是去坝上草原,全程都是汽车,这次我吃了晕车药。有个别同事已经不适应了,同事们看到我这么精神,问我怎么没晕车,我说吃了晕车药了。果然晕车药很好用啊。一路上可以欣赏美景,思考人生,不用再被晕车的噩梦萦绕。不晕车的我就好像穿上了防护服,对于病菌有了抵抗力。
玩漂流我也晕,时间长了我还会吐。坐飞机也晕,起飞降落晕的更厉害,飞机餐也吃不下。再后来,可能是坐各类交通工具次数多了,身体开始有了免疫,对汽车不太晕了,飞机也不晕了。所以说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适用于各种场景。但是日常出行地铁依然是我的首选,因为我知道不论多久我都不会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