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李建军的新戏,总是让人期待之余,又有意外之喜。无论是之前的充满先锋特色的《25.3公里》,洋溢着仪式感的《美好的一天》还是深刻反省国民性的《狂人日记》。李建军导演总是用匠心独运的手法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浸没于形式感的文化震惊当中。
《飞向天空的人》在很多人看来属于典型的“形式即是内容”的作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合理的逻辑线条,甚至演员的表演很多也是基于无意识的。将普通人生活当中的点滴细节,借助舞台力量进行拆分组合,构成了支离破碎的一个个生活瞬间。我们甚至很难从中抽离出一个完整的主题,无意识无逻辑的对话交织着近乎静默的表演,让整个舞台气氛显得诡异而又出离。如果导演不进行相应的介绍,对于这样的作品,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很难从中领会相应的表达意图,多数只能陷入到自说自话的解构当中。
顶着“形式大于内容”的大帽,站在哲学意义上解读类似《飞向天空的人》这样所谓“形式即是内容”作品,我们会发现虽然内容指构成戏剧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戏剧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但内容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从整个角度出发,戏剧的形式本身就是其精彩内核表现力的一部分,不应割裂出来大加讨伐。而单独挑选出来的解读,无疑容易陷入一叶遮目的尴尬境地。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作品,大可不必纠结于“看懂”和“看不懂”的困惑,其跳跃性思维推进模式,对于平凡人的普通生活瞬间截图,只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情节当中,试图搜寻出独属于你的那一刻。带着面具毫无表情的生活态度和迟缓到数秒的生活节奏,正是对当下快捷应酬般的生活常态的反讽。与其试图把握那些内容上的疏离感,不如沉浸于形式上品读。让紧绷的神经能够在镜像对照的舞台当中放松,捕捉那片刻属于自我的独处感和孤独感,这同样也是一种戏剧化愉悦人生状态。
2015.10.24 @默默712100 中间剧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