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戏剧天堂戏剧严肃码匠圈
《飞向天空的人》:捕捉那片刻独属的疏离

《飞向天空的人》:捕捉那片刻独属的疏离

作者: 默默712100 | 来源:发表于2015-10-29 20:23 被阅读147次

不得不说李建军的新戏,总是让人期待之余,又有意外之喜。无论是之前的充满先锋特色的《25.3公里》,洋溢着仪式感的《美好的一天》还是深刻反省国民性的《狂人日记》。李建军导演总是用匠心独运的手法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浸没于形式感的文化震惊当中。

《飞向天空的人》在很多人看来属于典型的“形式即是内容”的作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合理的逻辑线条,甚至演员的表演很多也是基于无意识的。将普通人生活当中的点滴细节,借助舞台力量进行拆分组合,构成了支离破碎的一个个生活瞬间。我们甚至很难从中抽离出一个完整的主题,无意识无逻辑的对话交织着近乎静默的表演,让整个舞台气氛显得诡异而又出离。如果导演不进行相应的介绍,对于这样的作品,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很难从中领会相应的表达意图,多数只能陷入到自说自话的解构当中。

顶着“形式大于内容”的大帽,站在哲学意义上解读类似《飞向天空的人》这样所谓“形式即是内容”作品,我们会发现虽然内容指构成戏剧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戏剧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但内容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从整个角度出发,戏剧的形式本身就是其精彩内核表现力的一部分,不应割裂出来大加讨伐。而单独挑选出来的解读,无疑容易陷入一叶遮目的尴尬境地。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作品,大可不必纠结于“看懂”和“看不懂”的困惑,其跳跃性思维推进模式,对于平凡人的普通生活瞬间截图,只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情节当中,试图搜寻出独属于你的那一刻。带着面具毫无表情的生活态度和迟缓到数秒的生活节奏,正是对当下快捷应酬般的生活常态的反讽。与其试图把握那些内容上的疏离感,不如沉浸于形式上品读。让紧绷的神经能够在镜像对照的舞台当中放松,捕捉那片刻属于自我的独处感和孤独感,这同样也是一种戏剧化愉悦人生状态。

2015.10.24 @默默712100 中间剧场

相关文章

  • 《飞向天空的人》:捕捉那片刻独属的疏离

    不得不说李建军的新戏,总是让人期待之余,又有意外之喜。无论是之前的充满先锋特色的《25.3公里》,洋溢着仪式感的《...

  • 那独属夜的狂欢

    黑暗交错于混沌的月色下 梦魇借故在暗处独自滋生 心魔在潘多拉魔盒的诱导下空洞的放大 暗影向着那望不尽的角落黏稠缠绵...

  • 飞向那湛蓝的天空,鹰之梦

    澎湃的的心跳,蓝蓝的天空是生命的开始;来到了这个奇妙的世界,真是满怀期待啊(>_<) 我是一只鹰,当我还小的时候,...

  • 摘记独属青春的片刻——静谧绽放、无悔律动

    一场伴随落叶的爱恋,亦是我青春的纪念 再过几天,他就要离开了,去北方那个于我遥远而陌生的城市。我想他已经开始整理行...

  • 独属

  • 《飞向天空》

    藤蔓努力地依驸着,攀爬着, 它想在枝条上开一朵自己的小白花, 它想呼吸一下远处的阳光, 抓住眼前的鹅毛, 轻松地轻...

  • 飞向天空

    那阳光的午后玩具们已经集合椰子汽水的芬芳伴着全世界的气球飞向天空 我站在原地而你已向跑去你拿走了我的日记追赶着五彩...

  • 飞向天空

    一次次的让身体变得轻盈 脱落身边的羁绊 让生命随风飘荡 既然有丝线缠绕 那么割舍掉吧 让臃肿渐渐消失 让色彩全都褪...

  • 飞向天空

    飞向天空 江南 江北是个思念 一条是黄河 一条是长江 相互的回声

  • 飞向自由的天空

    我踽踽独行在 那条幽静的小路上 偶尔有人从我身旁走过 望着那渐渐远去的背影 我想 在他那仓促的足迹里 也一样有着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飞向天空的人》:捕捉那片刻独属的疏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kf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