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第二节孩子们下去上体育课,我在教室改作业,改了很久,眼睛酸疼疼,头也有些晕晕的。我放下笔趴在桌子上闭目休息一下。不一会儿,下课铃响了。我依然懒懒的趴在那里不想起来。外面传来了孩子下课回来咚咚的脚声和笑声,然而走进教室声音却消失了。
我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一些”咚咚“的脚步声,到了门口又奇怪地消失了。还有一些”咚咚“的脚步声带到了教室,随后我听到了”嘘嘘“似乎在禁止发出沉重脚步的孩子。
然后一片安静,就这样”咚咚“的脚步到教室门口就会消失,没有消失的脚步声,班内会传来”嘘嘘“声。我觉得非常奇怪,这群爱闹腾的顽皮们怎么这么安静呢?往日下课后,他们的吵闹声差不多把屋顶都掀飞了呢。
我一边想着一边抬头,小屁孩儿们满头大汗在喝水,竟然没有一个孩子在大声说话,看到我醒了,他们笑着说:老师,睡着了,呵呵。还有的孩子说,老师,你脸上有个红印子。
原来他们是怕打扰我才静悄悄的。内心一股暖流在悄悄涌动!
有时候和孩子们的关系就是这么的单纯又纯粹。孩子们的心也是这么柔软又善良,懂事。
冰心奶奶曾经说过,宇宙中最可爱的人就是儿童。有时候真的深以为然。老师如果愿意把自己焦灼的心放心,不再把眼光聚集在分数上,不再聚集孩子落后的一面上,只是单纯地引导他们,陪伴他们成长,就能收获满满幸福。
教育是心灵和心灵之间交流、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结。所谓师生一场不过是一场从容、耐心的陪伴。每个孩子都像植物一样有自己成长的时令。苹果不是桃子,也不是杏,它不会在春天开花成熟,你再急也只能施肥浇水,等到秋天。园丁不会在夏天埋怨苹果树上没有挂满果实,更不会拼命的浇水施肥企图在在夏天收获苹果。同样做为“园丁”的老师们,反而容易忽略这自然的规律,拼命地为一株株”植物“浇水施肥,碰巧遇到了”桃子,杏子“在夏天结果便倍感欣慰,如果遇到”苹果“呢?能耐心呵护陪他们到秋天吗?
然而很多人不能接受他们是苹果“,努力让他们夏天开花结果,最终只能把自己累的筋疲力尽,狼狈不堪。其实,只是静静地等待,浇水施肥对些某些孩子来讲已经足够或许还是最大的教育。教育有时候也要做到不打扰,不干涉,既容许一个班级内有100分的孩子,也容许80分的孩子,更接纳40分的孩子。
不以分数来判英雄。让教育成为一种高质量的陪伴,用爱、宽容和优秀的书籍,这是将是我努力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