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70)
此时这大清国的皇位好像变成了烫手山芋,谁都不愿接,或者想接的又没机会。代善又将山芋转到了豪格手上,豪格心中的悲痛无以言表,他的支持者虽多,可惜还是不够重量级,自己手中的兵力,此时跟多尔衮派的总和一比,就不顶多大用了,何况将皇城围得铁桶般的两黄旗虽然放言支持皇子,却未必愿意支持他豪格。而且能够当上皇帝,绝不是只看武力的!这时他才真正明白当年汗阿玛文武兼备的实力,不是阿济格三兄弟的流言飞语能够贬低的,他豪格的确是比不上啊!
他违心说道:“我福小德薄,不配担此大任!”说完走出崇政殿,他铮铮汉子,习惯流血不流泪,这一刻却真的失落至极。
眼见最有竞争力的豪格退出,殿内两黄旗各重臣手持佩剑站出,说道:“我们这些人吃饭穿衣都赖先帝,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愿追随先帝于地下!”不是立誓,简直是以命相赌了。
“傻”得让两位兄弟连连叹气的多尔衮终于肯说话了,可惜命运之神收回了最后一个机遇。抢先发话的,居然是一直冷眼旁观的济尔哈朗!
“肃亲王豪格已经退出,既然众位誓死要立皇子,我提议立九阿哥福临!”
至此,历史最诡异无解的一面完全暴露出来,之前大家谁也没想到的人物,就这么突然占据煌煌正史的帝王纪里,而且,居然就马上得到了在场大多数人的赞同。
为什么济尔哈朗会出人意料推出一个六岁孩童呢?他本就是皇太极的追随者,今天有人或许会相信另一个传言:福临其实是多尔衮的儿子,与多尔衮关系不一般的济尔哈朗不过是卖个人情给多尔衮。
问题是,此传言从来只是传言,从来无法得到证实。至少正史里毫无一丁半点的蛛丝马迹,连暗示都没有。
那么就只能从正史可以看得到的事实去推测了,而且这推测并非完全无据。
皇太极共有十一个儿子,前八个除了豪格,不是夭折就是资质平庸,可以排除在外;最小的两个幼子又太小,那么还剩下谁呢?
恰恰就是皇九子福临。
可能有人又会说,凭什么就认为福临的资质就比尚活着的兄长们好得足够当皇帝呢?这六岁孩子虽然聪颖绝伦酷肖乃父,但他什么脾气人们又不是没听闻过。
这样说好像也对,但人们却忘了一个显而易见无比重要的事实:母凭子贵不假,但子凭母贵有时却可以一锤定音!
看看前八个阿哥里尚活着的阿哥的生母,全是女真人,哪一个的出身比得上庄妃娘娘布木布泰高贵?哪一个的娘家有蒙古科尔沁王族那般强大的实力?庄妃娘娘同时还是皇后的亲侄女,竞争力更增一筹。扶持九阿哥上位,明摆着还有巩固满蒙关系、满蒙一家更加亲厚的用意。
包括多尔衮在内的所有宗室亲王都没了指望,唯一有竞争力的皇子豪格也退出,那么权衡利弊,九阿哥福临就成了最佳人选。
当时的人们绝对想不到的是,多尔衮在不甘心之余,其实也乐意见到这个结果,那是心爱的女人的儿子,倘若自己无望继位,让她的儿子做皇帝,让她高兴,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想要的吗?
还有更重要的,出现目前这个结果,不仅仅是因为福临是皇子中最适合的,还因为形势比人强,拥戴多尔衮和反对多尔衮的两帮人马其实力量并不平衡,多尔衮派明显占上风:八旗中自己有两白旗,两红旗后来才倾向于皇子,正蓝旗态度不明,镶蓝旗的济尔哈朗是个老狐狸不好捉摸,这些摇摆人物都有可能争取过来,那么,真正的反对派也就两黄旗而已,其兵力远不足虑。
看起来多尔衮派最强,但是,但是,历史无数次地证明,有很多事情并不是力量越大胜算就越大,多尔衮熟读历史,深明此理。
因为两黄旗实力虽说不大,但拥戴皇子的人远远不止这些人,皇太极生前的促进民生的国策太成功,人们感恩戴德,认为不推举他的儿子简直是枉为人臣,是大大的忘恩负义,如果多尔衮强行继位,势必招至激烈的反对,可以争取过来的说不定就转而支持反对派,以两黄旗为首的反对派一旦一呼百应,兵祸乱起,且不说这“造反”是不是会成功,正与明朝军队胶着的大清国除了会打仗,实质上人力单薄资源贫乏,本就捉襟见肘,还能不能禁得起这场内乱的折腾?
说强也强说弱也弱的大清王朝,如果就要毁在一场不知道会乱到什么程度的皇位继承战争里,你说多尔衮会如何选择?
因为睿亲王不是白叫的,所以多尔衮作出了选择。
“我也赞成皇子继位,豪格既然没有这个意思,那就立皇九子福临为帝,他还小,就由我和济尔哈朗辅政,等他成年之后,我们即行归政。”
即使你觉得他很不甘心,最后的机会失去就永无再有,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的政治智慧以及心机都是当时女真贵族中最出类拔萃的,宁愿自己从此过着饮恨终生的日子,也绝不能让太祖爷奠定的基业毁于一旦!
就在皇太极驾崩后当天,支持者们就跪在他面前请求他不必多虑,理直气壮地登极为帝,他拒绝了,然后才在五天后有了崇政殿这一幕。
至此人们才醒悟过来,由始至终,多尔衮都非常清醒,非常清醒地放弃了最后的机会,因为这所谓的“机会”也有可能变成给了明朝苟延残喘钻空子的机会,甚至更有可能演变成大清国命运的绞索;而他的小小私心也就仅有寥寥几人知晓,深居永福宫中的她,应该会舒心而笑吧?
我爱你,所以渴望你开心,渴望以后可以更方便地看到你。
你不爱又不爱你的丈夫终于不在了,你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但他相信她不会狂喜,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值得让她狂喜了。
唯有青春才值得去狂喜,她从来没有过青春,就算有,也早在嫁过来的那一刻,被现实辗落成泥。.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