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这个世界,是个沉重的话题。
某国人是很忌讳离世这个话题的。然而,忌讳归忌讳,并不影响离世这个事实的存在,或者说,并不能改变人类本身的这个必然趋势、必然结局。
不过,凡事都有特例。在如何对待离世这个事情上,也的确有一些头脑清醒、精神冷静的人。
我的一个熟人张某,是一个遗传性癌症患者,20多岁的一个偶然,发现自己患病,随后的20多年,一路奋力拼搏,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个正处级领导干部;一路跟病魔作斗争,终究还是败下阵来。眼看着来日无多,便背着家人,为自己的离世制作着具体的预案,甚至连自己的“讣告”,都是自己亲笔书写、亲手制作的,每一张讣告,贴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去贴,什么时候去主动揭下来,谁去揭,都在讣告背后标注得清清楚楚。
张某即将咽气时,竭尽全力挣扎着,从枕头下面拿出来一张纸片,浑身颤栗着递给妻子,然后,怅然离去。
到了这个时候,妻子才对张某的神神秘秘、偷偷摸摸等怪异行为恍然大悟,那个悲怆,那个哭天号地,观者、闻者,无不动容!
张某的后事,按照他自己亲手制作的预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应该说,他的这个句号,画得非常圆满。
凤某,也是我的一个熟人,40多岁的时候,突然发病,一查就是晚期,虽经多方治疗,但还是无力回天。
在最后的日子里,凤某亲手为自己置办了寿衣(从短裤、内衣到外衣到鞋袜);把自己离世后需要通知谁的名单一一列出来,写在一张稿纸上;把自己电子邮箱、QQ、微信的账号和登陆密码、自己去世的讣告电子版、发给谁、对方的地址等,一个人一个人地详细列出来,估计妻子有可能不认识的字,还用同音字或汉语拼音标注出来;把自己名下的房产、银行卡密码等,也一一写在明处,好让愚笨的妻子,不费多少时间就可以找到;把自己灵车经过的路线,都写得清清楚楚,甚至灵车经过的岔路口、桥梁等,要放哪些鞭炮,都装在一个大纸袋里面,上面标注着第几个岔路口和岔路口的位置。
凤某离世前,一直深度昏迷,最后的回光返照,只是几秒钟。即使是几秒钟,也被他牢牢地抓住了。他只说出来“都在衣柜里”这5个字,便撒手人寰、驾鹤西去。
愚笨的妻子,哭得昏天黑地!清醒的亲朋好友,立即到达凤某家里,打开衣柜,取出一个旅行箱,这个时候才发现,凤某早就提前若干时间,为自己准备了后事,并且,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具体非常细致!
还有一些类似的事例,大同小异,我不再一一赘述。
这些事例,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清醒地离去,即使是离世,也不给家人增添麻烦,能够给自己把后事安排妥当,也算是对自己作了最后的安排,更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
近年来,日本流行“生前整理”,也称“临终整理”。这个事情的意义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在大脑清晰的时候,在自己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时候,对自己的后事做一个规划和安排,以便自己离世后,亲人不会不知所措,也可以让自己的后事,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来进行。
由此看来,在这个世界上,如我熟人自己给自己准备后事的,不止一两个人或三五个人,这种对待生命、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很有普遍意义,非常值得推而广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