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了丽娜老师的《示儿》,感受颇深。虽然丽娜老师在情感上不够充沛。但是丽娜老师从学法上、教学流程设计、学生小组学习等等方面带给我很多的启发,也为我以后的古诗教学指明了方向。
学法上: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学生合作理解诗歌意思后,丽娜老师引入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从背景资料中体会陆游究竟因什么而悲。在这里提示关键词(因朝廷/人民)而悲。在这部分设计中,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又融合了历史知识,也锻炼了学生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处理背景资料后,更加理解了作者悲从何来以及作者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的情感。整个过程自然清晰,也为之后学习别的诗歌提供了方法。
教学流程设计上: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小组合作:整个课堂学生都特别活跃。小组合作时,我注意到有个小女孩带领本组人员学习的井然有序,我猜想这个女孩应该是1号,她组织孩子们讨论,得出结果以后记录,还提醒大家把字写好。真的很暖心,很欣慰。
古诗讲解一直是自己不敢挑战的,听了丽娜老师的课,感觉有了方向,以后也尝试把古诗放在公开课的课表上。
煜航老师的《开国大典》,整个课堂教师感情激昂,用“开国大典”和“阅兵式”的影像资料,带学生感知当时的情景。虽然时间紧凑,没有完成后面的小练笔,但是煜航老师的课堂扎扎实实,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小细节处大智慧。在小组合作部分,煜航老师说,1和2号发言加1分,3号和4号发言加2分,5号和6号加3分。这个小细节就会督促组长教5号和6号,这样有助于提高基础相对较差同学的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讲好一节课不容易,多努力,多学习,带给学生更好的语文教学!
任雅丽10月1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