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开皇九年(公元五八九年),杨广率领大军攻入南陈国都建康(今南京),南陈灭亡,隋朝统一全国,废吴郡,改名为苏州(因当时的姑苏山得名),领五县。
这是苏州得名的开始,但是,一个新名称的建立,并不是一下就可以普及为人所用的,需要一个习惯的过程。古代信息不发达,如果要把一个地名变更,让全国的知道,可想而知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所以炀帝大业初年(公元六〇五年)又改为吴州,三年后(公元六〇七年)又改为吴郡。到了唐朝武德四年(公元六二一年)平定李子通以后,才复置苏州。这里提一下李子通,他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参加齐郡长白山起义军,武德四年,为扬州刺史杜伏威所败,执送长安。后逃出长安,准备自己东山再起的,逃到蓝田关时,被官吏抓获,被处死。从此苏州的名称才固定起来,而为一般所通用。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公元六二七年)分天下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废郡为州,故每道各辖若干州。
唐代十道简图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在唐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兴起,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并伴随各地节度使,成为藩镇割据的开始。苏州当时是属于江南道。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又一度改为吴郡,但到了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又复为苏州,领七县,属浙江西道。
经过唐朝较长时间的统一发展,江南一带局面比较稳定,到了唐朝后期,苏州开始繁荣起来,如果以当时东南沿海一带海泊贸易往来来看,可由吴凇江直达到苏州城下,所以地利优势明显,加之唐朝政治稳定,苏州人和,苏州的对外贸易,也就日趋发达。
对那时苏州的繁荣景象,唐朝的诗人曾不断有诗歌颂。白居易——“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张继的枫桥夜泊更是一绝,“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不禁想象当时枫桥旁边的情形,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梦回唐朝姑苏城,昼夜往来客不断。
苏州古寒山寺图到了五代时候中原纷争,但东南一隅还比较太平,中国人爱和平,所以当时相对太平的苏州人口集中,这时苏州地方为吴越武肃王钱镠所有,钱镠叫他的儿子钱元镠钲守苏州,号称中吴府。
后唐同光二年(公元九二四年),吴越又上来建立“中吴军节度使”,治理苏州。当时吴越的统治阶级,开始在苏州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花园建筑(其中最有名的一所便是南园,现在的沧浪亭,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又大兴佛寺,利用宗教来麻痹当时的人民,巩固封建阶级的政权。苏州许多有名的佛寺,如虎丘的云岩寺和塔,北寺、开元寺,就是在这个时代建立或重建起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