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张程彬在L镇读的是该镇有名的华侨中学,那年张在中考考试期间将P市的《探索中考》各科题目背得呱呱烂熟,可惜纵使背诵记忆再好发挥再好,也不如理解记忆来的透彻,在三次查询成绩的过程中还是有点惊讶的,最后难以置信的接受那三个比较顺溜的数字666,他以为他的人生从此会一帆风顺下去,上帝和女神的眷顾会一直垂青于他偶然的运气成分。
那年,老张觉得备有面子,逢人便说,“程彬是这小子不错,是块会读书的料,我一定要加倍赚钱(后来他真的这么做了),如果他能考上大学,这辈子我就值得了“。每每讲到这动情处M村里人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点头称赞。也许是赞美的话了,人也会变得飘飘然起来,但程彬不会这样。由于从小话就特别少,主要是口吃作祟,话也说出清楚,往往很简单一句话,他要停顿得好久才能讲完,所以小张在读小学的时候村里的玩伴极少。他总是形单影只,默默地培养成喜欢呆在自己的小屋里习惯,安静地发呆,安静地看些小人书,闲置的小人书是姐姐看腻了仍在一旁,那时小张在小人书的世界里认识了黄飞鸿、郑成功等一类大人物。
其实小张喜欢的还是读小学是那段时光,那时正好是九年义务教育刚刚起步改革阶段,第一次有了六年级的概念,那年可能是由于小张的伯伯在K小学有一定的话语权,小张有幸从四年级跳到六年级,当C校长兼数学老师喊出张程彬这个名字时,小张正目不转睛地看一只手掌大的蝴蝶在他面前风情地舞动着属于它的快乐,他看的入神时,直到旁边的同学提醒他,他才默默地低下头来以此来掩饰内心的喜悦。他在心里窃喜,我语文72,数学63,也能从四年级跳到六年级,这时心里一股暖流流遍全身。那年暑假是在学校安排的补习中度过的,因为是义务教育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中考改革的第一年,K小学也极为重视学校唯一一个六年级班级每个学生的培养工作。印象深刻的是C数学老师算是比较比较开明的人,不像G语文老师是个古板,不爱变通的学究,这一点从他们二位安排学生座位就可以看的出来。那时安排座位那是关系着一学期的大事情,同桌的选择尤为重要,于是套路不外乎是按身高排开站着,老师在旁边在慢慢地调整次序,女生也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但这次C数学老师完全是以创新的模式出牌,先横向地安排女生的座位,再安排男生自由地选择和某个顺眼女生同桌,此时小张眼睛极为敏锐,待前排的女生刚坐下座位,他就等待老师发布组桌的指令,只向他快步地跑往Y女同学的身旁的座位坐了下来,微微地朝她笑了笑,那女孩也回他浅窝梨笑。再次和她同桌算是第三次了,前两次都是在四年级的时候,彼此有了默契,虽然以往有过吵闹,有过三八线的不平等条约。但这次的双方即然是一拍而合。
小升初的考试是在D镇中心小学进行,考后成绩公布的时候,260分(总分300)全校第二名,之后的三年都在K中学就读,由于是重点班,男生少,男生成为稀有“动物“个个堪称是国宝,由于是单人桌,周围均被女生包围着,这期间成绩比较突出的是英语科目,后面初中英语成绩都是出奇的好,每天晨起朗诵英语课文是件幸福的事情,小张的口吃也慢慢改善,口语渐渐流利,这让小张喜爱上这门课程来。初中三年算是在女生堆惊险地度过了,没有被同化哦!那时大家穿着朴素,没有攀比的心理,家里的电视都是黑白的居多,房子大多是土木建筑结构的房子,大家心机也少,其乐融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