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ABC》婚姻育儿
简单粗暴的因果思维真的好吗?

简单粗暴的因果思维真的好吗?

作者: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23:46 被阅读261次

哥哥姐姐从小就攀扯我,说父母特别宠我,对我是最好的,所以等父母老了,我得最孝顺。

我在家里是父母最爱的那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尤其是奶奶也时常念叨。奶奶就养了两个儿子——爸爸和叔叔,叔叔家两个妹妹,我们家还有俩哥哥一个姐姐,所以奶奶这辈子就俩孙子。爷爷兄弟三个,大爷爷很年轻就过世了,没结婚没有后代,三爷爷倒插门跟了人家,也只有一个亲生的姑姑,所以老爷爷这一支,到我们这一代——第四代,就只有俩男性后代,重男轻女的奶奶时不时念叨,就知道疼闺女,闺女大了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疼有啥用?有儿子不知道疼,儿子才是自己家的。话里话外嫌弃爸爸妈妈疼我,不疼俩哥哥。其实,我倒是觉得爸爸妈妈对我们几个孩子都是一样的疼爱。可能我最小的缘故,爸爸对我可能稍微明显一点,不过该挨打还是挨打。

也许从小被爸爸妈妈疼爱吧,所以自从上学以后,我跟老师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好的,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高三,百分之八十多的老师对我似乎都高看一眼,也许和我的学习有关,也许和我听话有关。被表扬的时候我心里是美滋滋的,当然表扬的多了,也就没有太多的感觉了。

后来参加工作,我也是被领导表扬的那一个。我记得曾经被同学们笑话过,领导就看着你好,我们都赶不上你。我笑说,所以我干活也多呀。

可是我似乎和同学们,同事们的关系稍稍有些障碍,他们觉得我是赚好的那一个,就因为我明显,显眼,显得他们没那么好。所以这么多年来,真正交往的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就那么一两个,有些遗憾。

爸爸一直是英雄!

在结婚以后,我跟另一半的关系也不算很好,他总是指点我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我就觉得他嫌弃我。刚开始还努力做,似乎要证明自己其实没那么差。也觉得既然决定要一起生活,不能相互改变,就尝试包容吧。人家不喜欢咱这样做,那咱就做的好一点。可是在漫长的生活的过程中,才发现那样做,迎合别人,真的很累,让自己疲于应付,而渐渐变得不像自己。于是,慢慢的就没了动力,越来越想要做回自己。

自从学习心理学开始,慢慢懂得了心理营养。据说爸爸之间的关系更多可以看到未来与权威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领导上司的关系。如果小时候得不到爸爸的表扬认可,那么将来有可能会在与权威的关系中得不到认可,却又极力去想要这样一份认可,所以有可能会很累。我觉得小的时候爸爸在亲朋好友面前特别给我面子,包括到现在也是,爸爸都会特别自豪的跟别人说,这是俺小闺女。我都能感觉到的爸爸说这话的时候腰杆倍直,眼睛放光。

我想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对我的表扬,还是比较多的。至少在我的印象当中,爸爸几乎没有骂过我,只打过我一次,还是因为我不上学。爸爸更多的是叮嘱我要好好上学,要好好努力,将来长大了,到城里去工作,做一个吃公家饭的人。虽然同我有印象起,爸爸的腿就不好,被别人笑话为瘸子。

可是我却一直觉得爸爸就是我们家的大英雄,我应该好好尊敬他。那么为什么我的情况跟理论说的有一点不太一样呢?我已经得到了爸爸足够多的认可与表扬?为什么我这40多岁了,还追着特别想要老师的表扬与认可。尤其是同龄人,同伴之间的欣赏呢?如果别人说我做的不好,我就会觉得很失落,很不开心。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可能做不到别人心里去。

倒是觉得跟妈

妈妈很温柔

妈之间的关系似乎缺了一点什么似得。我知道妈妈很疼我很爱我,但是那种被疼爱的感觉没有跟爸爸在一起时来的强烈。据说跟妈妈之间的关系对未来跟朋友,同伴之间的关系会有影响。若是跟妈妈的关系不够好,可能跟朋友同事间的关系就不够融洽。难道是特别想要同伴之间的欣赏是源自于跟妈妈的关系吗?

心理学有一句话名言:人一生追逐的,就是母亲眼中的闪光。
一个人是否自信,是否成熟,和在成长经历中得到父母和身边的人的点赞多少有关。如果得到的点赞足够多,他就是在得到关注方面吃饱的人,会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的事情上,如果在这方面严重残缺,那么他会一直努力在以后的人生中寻求被关注“点数”的满足,慢慢变成一个“爱演”的人。

我觉得我还是比较成熟的,至少我知道在什么样的年纪,应该做什么样的事?相对来说,我也觉得自己比较自信,我觉得我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好一件事情,无论是工作中的还是生活中的,我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去做到,无论做的好不好,只要我尽力了就可以了。

就比如明天晚上我们要讲课,今天晚上我会一一跟所有的家长们进行电话沟通。无论明天晚上能够来多少个人,我跟我的伙伴说,哪怕只有几个人,我们也要按照我们的标准来进行,不能因为人少而放低要求,也不能因为人少而把我们的计划无限的推迟。

学了那么多,还是要灵活的用。理论适合于普通大众,但是可能会有个例。我们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不要刻意去纠结为什么我的情况和理论不太符合呢?一个原因可能造成多个结果,一个结果可能是有多个原因造成的,这个原因只是其中之一,不是全部,我们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凡事不要绝对化,不要以偏概全。

灵活的胖子!

尤其在心理咨询中,在做诊断,分析的时候,单一鬼或者是简单粗暴的因果思维,机械思维是需要避免的。如何避免?怎么避免?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训练自己开拓型思维,就比如,我为什么特别想别人的认可,尤其是孩子爸爸的人的认可?其实,追究为什么一定有必要吗?

在咨询当中,我们要去到的方向是我们要什么,我们如何做才能拿到我们想要的。而不是去追溯原因,非得找到那个原因。找到了能解决当然好,找到了如果解决不掉,不是徒添烦恼吗?

灵活真的很重要!无论在生活中,家庭中还是工作中。

颜色好灵活!

相关文章

  • 简单粗暴的因果思维真的好吗?

    哥哥姐姐从小就攀扯我,说父母特别宠我,对我是最好的,所以等父母老了,我得最孝顺。 我在家里是父母最爱的那一个孩子,...

  • 父母粗暴真的好吗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越是简单粗暴,孩子的青春期叛逆越严重。 严厉一点没毛病,但不能父母一起强压,父母一方可以当面严一...

  • 简单粗暴的商业思维

    什么叫众筹?什么叫大数据?什么叫O2O?什么叫蓝海?什么叫红海?什么叫互联网思维? 接下来一个个段子统统告诉你,就...

  • 物业如此简单粗暴,这样好吗?

    今天晚上,我们这个有着上万名业主的小区,真是炸开锅了。 许多业主开车到家门口就是进不了小区,为什么呢?因为物业今天...

  • 20221207坚持打卡第1133天

    1/世界一切都是因果循环累积的结果,培养因果思维,掌握因果规律,顺势而为,游刃有余,因果二字看似简单,其实是一切的...

  • 《心静的力量》:用愉快的心境面对苦难的生活

    “人生苦短,何苦还要相互折磨,轻松、简单、快乐点,不好吗?!”这便是我的人生格言,以致于我总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人...

  • 简单粗暴的男性化思维

    直接 干净利落 没有废话 解决问题 结果导向 对事不对人 严厉 简单粗暴 和我对接的甲方爸爸是个同龄的男生 被他的...

  • C3S5-2《思想本质》:因果关系思维

    作者认同的因果关系思维,是托尔密提出的“力动态”的心智模式。 这个模式其实非常简单。因果关系思维中,人们只考虑两个...

  • 一元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1 什么是一元思维 一元思维是简单的因果思维和逻辑思维,从A到B,从B推到C。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先生找了个小三...

  • 关于系统思维的思考 2019-04-15

    现在要处理一些问题,单靠线性思维、因果思维已经显得比较乏力。一个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重来都不是简单的因果,而是由很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单粗暴的因果思维真的好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vh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