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421338/dfbb04af06af46f2.jpg)
焦点效应,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它意味着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至少是不希望自己被别人看低,往往会直觉地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程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焦点效应反映了人们内心的一种普遍的希望得到别人关注的需求。
比如,同学聚会一起看集体合影时,每个人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并且会很注意自己在照片里的形象;在与亲朋好友聊天时,几乎所有人都会有意无意、自然而然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来;在各种社交场合,几乎所有人都会想方设法博取别人的关注,甚至想成为全场的焦点……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重要,我们也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
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20多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那时,他年轻得志,有些目中无人,甚至忘乎所以。他认为自己的才华无人能比,自己指挥的位子无人可替。
有一天,正要开始排练时,达姆罗施才发现自己把指挥棒落在家里了。当准备派人去取时,他的秘书很轻松地说了一句:“没关系,向乐队其他人借一下就行了。”秘书的话把达姆罗施搞糊涂了,他想除了我,谁还会带指挥棒呢?尽管有些不解,但他还是随口向乐队成员问了一句:“你们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
没想到,话音刚落,只见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钢琴手分别从上衣内袋里掏出了一根指挥棒。眼前晃动的3根指挥棒顿时使达姆罗施清醒过来。原来,自己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原来,很多人一直都在暗暗努力,时刻准备取代自己。
从那以后,每当达姆罗施思想松懈、准备偷懒时,就会马上想到3根指挥棒在他眼前晃动的场景,这让他再也不敢飘飘然,不敢停下前进的步伐。
![](https://img.haomeiwen.com/i3421338/f87d3c462c0d9570.jpg)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更不要自作多情地认为凡事有自己才行,无己就不成。那样只能让自己活得很累,而且会带来很多烦恼。当你把自己当成全世界,以为每个人都要围着你转的时候,你顶多算个地球仪。当然,也别把别人看得太重要,当你把别人当成全世界的时候,你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是一粒尘土。
泰戈尔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轻。”同样,一个人也只有把他自己看得轻的时候,才能更真切地触摸到生命的真实。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我们所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不矫揉,不造作,保持适当的低姿态。值得注意的是,这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每个人“想让自己成为焦点”的心理,来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提升交际能力和交际效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与麻烦,这不仅需要大家学会洞察人们在不同场合里的“焦点心理”,甚至还需要尝试着去满足他人的“焦点心理”,让别人多做做焦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3421338/1142ba5ef00ba6f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