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了恐怖片悬疑片的我,看人打笔仗还行。
打笔仗难得的是看着温文尔雅,实则字字戳心。平庸的是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最不堪的比如泼妇骂街,看起来气势雄伟,实则歇斯底里,内里空虚。对看客来说三样都是戏,打的跟看的各有滋味。
平生之好就是翻书,一个人读字,欢不欢喜都是寂寞的。加拿大的卑诗省大学和维多利亚大学都有中文书,尤其卑诗省大学日本人捐建的东亚图书馆,馆藏丰富,我在两处都找到过木心写的书,或者他的学生们记录的他的讲课笔记。翻了翻就放下了。知道木心,的确是因为陈丹青,知道陈丹青是多年前回国,一个女朋友的推荐。买了他两本书,读了觉得有趣,不过跟大多数觉得有趣的书一样,只能打发几小时的飞行时间而已。
昨天读到朋友转发的陈丹青维护木心的文章,由衷感叹。写字果然也是一门技艺,日日锤炼,总有进步,陈丹青的文字精简,思路清晰,招招致命,读来有趣。
再比之对手,不禁莞尔。
打笔仗如同吃饭,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当然豪迈,可脚踩条凳,手撕大肉的片刻已然斯文扫地了。
再说东施西施,虽然美人丑人一目了然,高下自分,却还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时候,世界那么大,总有人觉得东施更美一些。
且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多少文人骚客,都灰飞烟灭了。他们写的字,多半是成全自己,很少为别人。爱看不看,只依靠天意。再说文人也是人,在我看来,拿笔的并不比拿枪的,拿锅铲的更高明。
我们进到一家餐馆吃饭,好吃赞几句,不好吃,下次不来便是,何须冲进厨房摔锅打碗,要揪出厨师来批其用心狠毒呢。
这个世界,还真有无数厨师当真,恨不得挖心掏肺地表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其实只是一道菜而已,又不是救命的药,也不是要命的毒。
既是一道菜,好吃不好吃当然吃客说了算,厨师的味觉不一定比吃客更敏锐,哪来的雄心大志替每一个吃客点单?更没有资格臧否吃客的论断。很多厨师习惯了红烧油腻之物,反倒丧失了人天生的味觉,只能把厨师帽做高来唬人,甚至狐假虎威,装腔作势。
说菜难吃,他们说是你不会吃;看小说不喜欢,他们说那是因为你看不懂,甚至质疑你认几个字。看电影看不下去,他们说那就不是拍给你看的,言下之意你不配看。看画摇头,他们说画的深意不是一眼看穿的,不一般的人才能花几亿买了挂家里看一辈子。音乐就更加玄了,你懂五线谱吗?你知道贝多芬是哪国人吗?这些你都不知道,你配听音乐吗?
可惜,配不配还真不是谁嗓门大就谁说了算的。比如红楼梦我们都不知道谁写的,电影阿甘正传讲的就是一个弱智者的运气,梵高生前只卖出了一幅画,自学成才的作曲家巴赫勤奋高产实则是为养家糊口。
可惜,正如一位长者说的那样,世人都不屑有个道德高尚的鞋匠祖先,却会夸耀自己恶贯满盈的贵族世家。
幸好有网络连接,既可以看那边厢打笔仗,又可以在这边厢自说自话,统统只为打发无聊的时间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