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碑人

作者: 柯沙路 | 来源:发表于2019-12-19 00:50 被阅读0次

在老家农村,谁家祖上坟墓的石碑越大,说明这就是“大户人家”。石碑越大,坟墓就越气派,也是中老年人口中的谈论最多的话题。

几年前,村里也有一中年男子在路边凿碑,不需要什么特定的场地,只需一块空地即可。当然,那时凿碑采用的已是切割机之类的用电工具了,并非用锤子敲击凿子的慢活。被切割的石碑,灰尘在空中打转散作一团,只见凿碑的中年男子弯腰驼背的完成客户交待的订单。记忆中的凿碑,是一门苦活。

我不认为他具有现在我们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他们这一类凿碑之人,是为了生计拜师学艺为生活谋生。但这一门技术不是谁都能掌握的,除了手工上的技巧,凿碑人还要毛笔字写得好。可能部分凿碑之人聘请得有专门负责写字得帮手,家中有擅长书法的人家有时也不需要凿碑人的亲自写字。凿碑刻字,是为了让逝去的人有名字,而不至于只是一座光秃秃的坟冢。

凿碑的石材就近搬运,大自然造就的喀斯特地貌得天独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凿碑采用“青石”雕刻,其中有一块为墓碑主体,即长方形状的整块,主要用来记录逝去的人的名字、生卒年月以及家族后代。碑的两侧及底座也是取大块的石材制成各式的长方体、便于拼接组合;同时还得用上好的青石加工成圆柱体立于两侧,在柱体上雕刻“龙”、“凤”之类的纹路。墓碑的上方是各种“莲花”、“犄角”形状的石刻品,让整块墓碑有了灵气。也许是石材便利的缘故,这片土地上的墓碑看上去高大奢华。

墓碑的盛行得益于土葬,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老家所在地区前几年被划入到新区行政区域。人们意识里的土葬被火葬取代,听说火葬制度刚要开始实行的时候,有的老年人对于这个新事物产生抵触、害怕的心理。影响最大的,还是属于靠凿碑生计的人。这几年,这片土地上的凿碑人越来越少,有的也是为别的地方凿碑或是以前有的人家没有为逝去的人立碑。但大部分的凿碑人都离开了这个地方,没了需求,同时上面也会有人来清查,据说是为了火葬制度能更好的施行。

以前经常看到的凿碑人,如今只剩下他们当年荒废的场地。他们为逝者凿碑,为生计凿碑;他们既为别人凿碑,也为自己凿碑。我不知道我记忆里的凿碑,在将来的某一天会不会消失,但我知道,凿碑人不会消失。

相关文章

  • 凿碑人

    在老家农村,谁家祖上坟墓的石碑越大,说明这就是“大户人家”。石碑越大,坟墓就越气派,也是中老年人口中的谈论最多的话...

  • 凿碑者

    乱石间, 飞花。 击凿打磨 一个个沉寂的石躯。 碑石上, 流传千古的是 高尚不朽的灵魂, 还是你入石三分的字迹。 ...

  • 《奉贤博物馆观海塘历史有感—沉睡的石头》

    飞雨观海塘, 临风思贤源。 多少筑塘人, 已化坝塘碑。 当年一声吼, 夯石如惊雷。 锤声震余响, 凿音有余威。 百...

  • 【历史】南部禹迹山大佛:穿越千年的身世之秘

    在南部县碑院镇大佛村,海拔667米的禹迹山腰上有一尊大佛,被称为碑院大佛或禹迹山大佛。大佛刻凿于何年?人们为什么要...

  • 日式凿刀

    打凿: 三角凿 鱼尾凿 漫凿 修凿: 薄凿 西式凿:背面是平的。 圆凿:用来修整圆凹面或凸面。

  • 全国绝版“气死莫告状”碑在东溪

    全国绝版“气死莫告状”碑在东溪 气死莫告状,其实只是一句赌气话。 如果把这句赌气话凿刻在岩壁上,这...

  • 黑与白无非就是笔墨纸砚无非就是半全音键无非就是指谈围间隔壁闹钟继续光阴成了隐匿的间谍弹指一挥十年前却像是昨天一杯高...

  • 凿 文/梅宇峰 . 铁锤一下一下砸着我的脊背 没有丝毫懊恼 只是努力精准的找好角度 借力把石头的顽固 一口一口刻咬...

  • 我躺在沙发上, 灰白的墙壁,安静的茶几。 一切都太安静了,安静到让人发疯了。 我找不到小说可以看了,找不到任何有趣...

  • 芳华逝去--扭过头,凿一座碑

    周五去看了冯小刚的芳华,夜晚强行挣脱朦胧的困意,开车往回走,仍旧有股类似心疼的感觉难以释怀。我问旁边的逄小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凿碑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bp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