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闲话

作者: 随机漫步的傻妞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11:52 被阅读56次
    读.jpg
    一 、由买书想到的

    “如果每天都能随心所欲地读书阅片,也就不枉此生了!”这是我最近常常感叹的,又常常追悔在该读书的年纪没有好好读书,其实算起来也不少,不过以前的读书,总是太功利,体会不到阅读本身的乐趣。

    这几天当当网搞活动,文艺类书籍五折封顶,还可以叠加满200减30的优惠。我最近上一门写作课,当我看到推荐书单时,很惭愧地发现好多经典名著都没读过,所以,趁着这个活动,一口气买了《罪与罚》《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刀锋》等十本名著。19号晚上下单,20号下午就到了。

    取了快递捧在手上,很有份量,打开后,本本装帧精美,内容之经典更不必说,都是经过几十上百甚至数百年时间检验的,可是我却只花了区区174元就拥有了它们。想想真是无比幸福,同时又有一丝悲哀。

    为什么人们宁愿给一个无名的网络主播打赏100元,却不愿花20元买一本经典名著?难道价值决定价格的基本经济机制在这里失效了吗?

    对于已经成为公版书的名著来说,书价并不是其全部价值的反应。一本标价20元的经典名著,20元的价格并不是付给作者,而是付给出版社和书商的。那些能够流传百年的文字,如果要合理标价,估计没有一个普通人能够承受。而出版社所做的编辑、装帧、印刷,以及书商所做的销售,都不是技术含量很高或者创造力很强的工作,与非文化类的日常消费品差别并没有那么大,所以定价不高也是合理的。

    其实,不买书的人并不是不愿支付书价,甚至也不是不知道读名著的益处,只是不愿意付出那么多时间和脑力去享用它们。在这个时代,时间和注意力是比金钱要稀缺得多的资源。相比之下,鸡汤文和短视频看起来方便,花费的时间少(单个而言),带来的快感强烈。就像面对口感美好的垃圾食品和寡淡无味的健康食品,很多人会选择前者一样。

    想通这一层,我的幸福多了一些,悲哀少了一些。

    读名著是比看短视频轻松得多的事,但两者本质上都是一种消费行为,与之相对的是创造行为,也许创作一个短视频比阅读一本名著更费力气呢。所以哪怕是名著,如果只是当成消费品来享用,也难以吸取其精华。那么该如何做呢?答案是将读者意识转换成作者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停地去揣摩作者为何这样写?他的灵感、他的构思、他的语言,他的意图……如果同时亲自尝试创作就更好了,这样的阅读可能比较烧脑,却是事半功倍,能达到“看书不是书”的境界。

    二、 由读书想到的

    凡是接受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人,应该都很熟悉下面这段话: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手的危险。

    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英国经济评论家托·约·登宁《工会与罢工》文中的句子。马克思原创的另一句话我们也是耳熟能详: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这两句话,文字铿锵有力,文法精妙绝伦,数据、排比、比喻、递进,营造出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它不是陈述,而是控诉,不是一般的结论,而是盖棺定论,所以它广泛传播,流布久远。对于不曾拥有过资本的人(无产者)来说,这两句话就像是战斗檄文,驱使他们拿起武器,投入到打倒资本主义的战斗之中。

    其实,《共产党宣言》的整个文风,与这两句话非常类似,试看: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从文学的角度,我非常欣赏这样的文风,因为它能慑服灵魂、俘获人心。但是不管是科学、经济学、社会学,还是文学,理性始终是最根本的基石。而在仇恨和激情的裹挟下,理性是没有容身之地的。

    昨天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读到下面这段话:

    对获利的追求、对金钱和利润最大化的追逐,它们本身和资本主义并没有什么关系。这种欲求存在于并且一直存在于服务员、医生、车夫、艺术家、妓女、贪官、士兵、贵族、十字军、赌徒和乞丐等人的心中。可以说世间所有时期、所有国家的所有人,不管他追求的目的是什么,都无一例外地具有这种欲求。因此,在文化史的入门课中就应该告诉人们,一定要彻底抛弃那种认为资本主义本性贪婪的幼稚想法。

    醍醐灌顶的感觉!但仔细想想,韦伯只是指出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而已,只是我的思维被情感蒙蔽,被惰性耽误,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早上看到一则社会新闻:一女子在老公患重病后,打掉腹中8个月的胎儿,然后伙同几个亲朋伪造欠债200多万元证据,以便在离婚官司中多分得财产,最终东窗事发,获刑一年,并须赔偿前夫150万元。

    资本的原罪,却发生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温情脉脉的家庭之中。如果你认同韦伯的观点,对这样的现象就不会感到奇怪;如果把第一段话的“资本”换作“人们”,也能很好地作出解释。

    其实,两个马克思说的都对,只是他们的立场和思考角度不同而已。

    最近在读的另一本书叫《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是成长于马来西亚、求学于美国的唐史学者赖瑞和游历大陆的游记,写得平实有趣,可读性很强。

    作者游历的时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采用的交通工具以火车为主。他非常详细地记录了旅途中的见闻,包括吃了什么、住在什么旅馆、见到什么有趣的人等等,但是读来并没有流水账的感觉。这是因为作者的壮游与一般游客随性所至、走马观花的旅游大不相同。作为一个历史学者,作者熟知每个城市的历史变迁,更对曾经行走在那块土地上历史人物深怀同情,所以,他规划旅程的时候,常常是按照某个历史人物走过的路线来安排,以便获得最真切、最能产生共鸣的感受,而普通游客只是根据时间和交通等现实条件来安排。同样一个景观,作者能联想到历史上发生的种种事件,知道建筑的兴衰和种族的变迁,普通人呢,感叹下“好美”,拍一个合照就算完事。孰深孰浅,孰优孰劣,自是一目了然。

    书中描述的很多地方,我都曾去过,甚至还有我的家乡,可是看了作者的文字后才发现,我根本没去过。或者说,我的肉体去过,我的思想和灵魂却没有去过。

    以前,我总是向往着到处去旅行,心想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先环游中国,再环游世界。可是当我去过一些举世闻名的地方(如耶路撒冷)却所获甚少时,我才意识到,对于理想中的旅游,我缺乏的不是金钱,不是时间,而是读书和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事闲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hh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