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作者: 俊娜_9405 | 来源:发表于2019-06-17 21:21 被阅读0次

    人生当中能遇良师益友,真可谓极大幸事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师益友.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明)唐甄《潜书•讲学》

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

益友如此:

    李白和孟浩然是好朋友,史料记载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游洞庭襄汉,孟浩然与李白结交为好友,成莫逆之交,于是就有《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和汪伦也是好朋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诗句可以看出二人友谊十分要好。否则以李白个性是不会写出这样的诗给汪伦的。

  又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和孙悟空,他们即有师生之义,又有朋友之情。书中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写道:一日观音来到五行山,看到压在山根下的悟空。观音道:“姓孙的,你认得我么?”大圣睁开火眼金睛,点着头儿高叫道:“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迦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承看顾!承看顾!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你从那里来也?……大圣道: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

      悟空之所以感动,是这五百年来除了菩萨未曾有其他人相看,无友无师,孤寂五百年。人生都有起伏,可以像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也可以像观音和悟空一样似好友探望,且为悟空指条明路亦为良师。当悟空取经途中心受委曲时,又找观音菩萨。这就要说到《西游记》中的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中当悟空杀六贼时,遭唐僧不满,他生气就走。又遇南海菩萨,书中写道:

      菩萨道:“孙悟空,你怎么不受教诲,不保唐僧来此处何干?”慌得个行者在云端里施礼……他却怪我凶顽,我才子闪了他闪,如今就去保他也。”菩萨道:“赶早去,莫错了念头。”言毕,各回。

      每当悟空迷茫,即入歧途时会有观音菩萨等友人为其解困,困难之际遇观音,有疑之时她来助。他这一路走来,都有贵人帮助,这与他自身素质也很有关系。同时他有师徒情、兄弟情、朋友情……

师友也如:朱自清和俞平伯可以同游。

    1923年8月,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后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各撰文一篇,当然不仅有其亲见实景描写,还有自身由景带出的思想内涵。试问,不志同道合会成为朋友吗?

      我们人生也是如此,师友同行!

     

相关文章

  • 学贵得师  亦贵得友

    广外艺培训学习小记 2017年6月21日,2017幼教培训广外艺班QQ群成立,广东省各个地区的同行陆续进群,未曾...

  •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人生当中能遇良师益友,真可谓极大幸事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师益友.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

  •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说到“师”这个字,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老师,确实大多数老师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为了祖国下一代,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但,...

  • 亦师.亦友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师益友,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明)唐...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古往今来,赞美老师的诗句和语言数不胜数:“为学莫重于尊师;务学不如务求师;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2019-02-18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刚放年假的时候,就收到雅琪的信息,问我什么时候上班,说要回母校看看,昨天又再一次确定时间,说好了今天。一早到学校...

  • 师者,何止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01 10多年的时光,大部分都在读书,都在学校,都在与老师相处。 一次次相逢、认识、熟悉、分...

  • 师恩

    学贵得师,亦貴得友! 古今之学必有师,所以从师。借古鉴今传道解惑,有师亦得法。求法立志于学,精于勤。运用所...

  • 学贵得师

    今天是我们班家长驻校的日子。有幸和同学们一起听取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仿佛又回到二十年前的学校生活。 老师们的课堂风...

  • 学贵得师

    第一次见到您被你独特的教学风格所吸引,第二次见到您被您睿智的处世方法所惊叹!第三次见到您被您有磁性的声音所感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lz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