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当中能遇良师益友,真可谓极大幸事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师益友.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明)唐甄《潜书•讲学》
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
益友如此:
李白和孟浩然是好朋友,史料记载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游洞庭襄汉,孟浩然与李白结交为好友,成莫逆之交,于是就有《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和汪伦也是好朋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诗句可以看出二人友谊十分要好。否则以李白个性是不会写出这样的诗给汪伦的。
又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和孙悟空,他们即有师生之义,又有朋友之情。书中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写道:一日观音来到五行山,看到压在山根下的悟空。观音道:“姓孙的,你认得我么?”大圣睁开火眼金睛,点着头儿高叫道:“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迦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承看顾!承看顾!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你从那里来也?……大圣道: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
悟空之所以感动,是这五百年来除了菩萨未曾有其他人相看,无友无师,孤寂五百年。人生都有起伏,可以像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也可以像观音和悟空一样似好友探望,且为悟空指条明路亦为良师。当悟空取经途中心受委曲时,又找观音菩萨。这就要说到《西游记》中的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中当悟空杀六贼时,遭唐僧不满,他生气就走。又遇南海菩萨,书中写道:
菩萨道:“孙悟空,你怎么不受教诲,不保唐僧来此处何干?”慌得个行者在云端里施礼……他却怪我凶顽,我才子闪了他闪,如今就去保他也。”菩萨道:“赶早去,莫错了念头。”言毕,各回。
每当悟空迷茫,即入歧途时会有观音菩萨等友人为其解困,困难之际遇观音,有疑之时她来助。他这一路走来,都有贵人帮助,这与他自身素质也很有关系。同时他有师徒情、兄弟情、朋友情……
师友也如:朱自清和俞平伯可以同游。
1923年8月,朱自清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后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各撰文一篇,当然不仅有其亲见实景描写,还有自身由景带出的思想内涵。试问,不志同道合会成为朋友吗?
我们人生也是如此,师友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