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听罗胖的逻辑思维,其中一期讲到曾国藩,说他处理复杂关系很有一套,总结起来就是:就事论事。
罗胖讲了这么一件事,当年法国人在中国传教,传教士们收养了一些孤儿,一些不明事理的老百姓觉得法国人是在拿小孩做药引子,便跑去教堂闹事。当时法国领事去找中国政府的官员理论,情绪激动,拿着枪不小心把官员家里的一个随从打伤了。枪声引起了民众的怒火,当即把那位领事打死,并且防火烧了教堂,见法国人就杀,还殃及了其他国家的侨民。这件事一发生,清政府立马感到很头疼,袒护法国人吧,怕被自己老百姓骂,袒护自己人吧,法国军舰已经开到了大沽口,随时有可能挑起战争。这时有人想到了曾国藩,慈禧太后立马把他调到出事的地区主事。曾国藩到那后做了三件事,第一,清点损失,该赔给其他国家的直接赔给人家,让他们没话说;第二,杀人偿命,谁杀了人就把他抓起来处决;第三,法国领事被杀,当时在场官员没尽到职责,命他去法国人面前赔礼道歉。法国人一看曾国藩这么处理,一时也找不到什么毛病,这件事只好作罢。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看到曾国藩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再完全没有理会法国人的愤怒和国人的情绪,就事论事,该赔钱赔钱,该抓人抓人,该道歉道歉,让人无话可说。他这种处理事情时,完全隔离周围环境影响,不纠结的做法,现在看便是一种理性思维。
我之前看过一本教你如何让内心变强大的书,书名叫《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里面介绍了一种克服自卑心理的终极武器:不要让任何人的言行激起你情绪的变化。用在处理事情时,就是曾国藩所采取的就事论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纠纷,需要你来处置。比如说,两个亲戚因为某件事吵架,你说你应该怎么处理,帮哪边说话都得罪人,干脆就别想那么多,就事论事,哪边错了就是错了,坚持原则,不被周围环境影响了。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高明政府在处理公共事件时,采取的也是这种做法。
就事论事,不纠结,处理关系的最高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