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
从佛法角度谈谈为什么环境很重要

从佛法角度谈谈为什么环境很重要

作者: 释续祥 | 来源:发表于2017-06-04 13:23 被阅读68次

一个年轻的居士用微博私信问我:他们学校的风气特别颓废,非常影响自己上进,但他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不受环境影响?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他'和“坏环境”绝缘?

一看环境二字我自然马上想起佛教的一个法相概念——熏习,它很能说明环境给人的影响从何而来的。所以我从熏习的角度给他讲了一件环境怎么作用于人以及人应该怎样对待这种作用?后面又延伸了一些其他的概念,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


从佛法角度谈谈为什么环境很重要?

(一)环境通过“熏习”施加它对人的影响。

熏习者,熏,是如露重熏衣,香气袭人。人在兰麝之室呆久了,自然遍体生香。习,好比是幼鸟鼓动着翅膀不断练习着飞,久之成自然后振翅即起,不假思维。

熏习在作用方式很像练习,都是通过不断的重复给人以某种塑造。但和练习不同的是熏习往往是无意识进行的,所以它给人的影响自然而然又无可抗拒。

在佛教论典《大智度论》中,有个故事:一位国王,是个虔诚的优婆塞,他问佛陀:“我常需要处理政务,有时甚至不得不领兵打仗。这种时候,我的心就会很散乱。如果我在临命终时,心也散乱,没有专注在念佛上,能不能到好的地方去呢?是否会投生到恶处?” 佛对他说:“不要担心,如果平时有强大的善业熏习力量,你一定能生到好的地方去。”

佛说了一个比喻:有一棵树,它以向东边倾斜的姿势生长,这样一直向东长,就形成了倾向性。那么,等到把这棵树砍倒的时候,无论从哪里砍,怎么砍,它一定是向东倒下的。

——除了熏习善业能让我们往生善处之外,佛陀的这个比喻还告诉我们:当我们熏习不善法熏出了强大的惯性的时候,也可能是在给自己造成一些定业。

而熏习这个概念的要点除了熏染和学习,更在于熏染和学习带给我们的一些无意识的重复,和这种重复带来的难以察觉的改变,这也是环境的厉害之处——它能对你造成立体式的打击和影响,除了明目张胆的塑造你之外, 它还会把无数看不清的“暗示”扔给你。一不小心,它们就会令你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尤其是当一个人彻底融入环境的时候,这个人的提升也可以说基本上是到头了。因为环境给的这些暗示没有一个方向是指向环境之外的。身处其中,久而久之,你的心灵也就无法指向远方了。

(二)环境会制约一个人。

环境的制约相信大家都能多少体会一点,不过我今天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这件事情。

渺小的我们再努力也终究难以挣脱环境营养的峰值。

如果得到充足的营养,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更卓越的高度。但是,负责为我们提供营养的客观的环境可不是一个博爱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特别偏心的——所以才会有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现象。

而环境提供的营养我们可以理解为反馈

——前天看窦文涛圆桌派,节目中谈论出身的问题时,爷爷是开国上将的女嘉宾柯南非常旗帜鲜明的反对出身论,转而去谈家庭教育。她还举例说:小时候情绪不好的时候总会有人给她各种书看,所以她总是能够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可见教育有多重要。

这其实就是一种环境的反馈,但环境的反馈绝不只有营养——假如柯蓝的家人没有良好的教育观念,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不管不顾,甚至横加指责,那她今天应该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至少此刻绝不会有谈论彼时负面情绪的从容和勇气

这样看来,我们的处境就远比自己想象的要被动,环境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环境想要熏染你,你逃无可逃。环境想要制约你,你也只能束手就擒

那么环境既然如此重要,万一你遇到了不好的环境,怎么办呢?

一般的方法肯定是不行:无论是斗争到底企图改变环境,还是养精蓄锐跳出环境都不太现实:和环境作斗争一般只有两个结果:你延缓了环境对你的驯化,或者你激烈的反应加速了这种驯化——与环境为敌和与人为敌最大的不同就是:环境给你的影响,大部分都是不可见又难察觉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改变了环境,其实不过是自己悄无声息的被环境改变了。

在你凝视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视你,所以屠龙的勇士总是会变成恶龙。

          而企图跳出环境的人即便真的跳出了,也洗不净环境给自己的烙印,况且我们又不是孙大圣,能够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为了对自己的安全感有个交代,当我们选择换环境的时候大部分只能选离换到现有环境不太远的环境,因为跳的越远,落地之后就越陌生,越陌生,我们就越恐慌。

可如此一来,我们的新环境在“价值取向”和“价值排序”上,就不太可能和旧环境有多大差别。而我们的跳跃也会因此而效用减半。

由此可见,这两者都不是究竟的解决之法——我觉得真正的解脱之法是:当环境的熏染给我们造成困扰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运用佛法从中解脱? ——这才是修行的要点,也是我们用力的方向,——更是一个佛弟子的本分。

那么,如何运用佛法阻止环境对自己的“无意识熏习”?

我一直在用的手段是“自我训练”:即有意识的熏习善法。

这件事情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学而时习之”。重点不在于学,而在于习。

这句话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很多,比如拜经、拜佛、抄经等等,因为爱好书法的缘故,我最常采用的办法是抄经

从佛法角度谈谈为什么环境很重要。

要知道学习佛法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关键在于要扭转自己的心,而这种扭转就要靠不停的熏习善法来完成。

那么抄写圣者的言教,就是一种利用自己多个感官进行熏习的好办法。反复多次后从量变最终产生质变,还会产生功德。

当然,无论是诵经也好,抄经也好,还是礼佛也好,都只是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这些恶习严重的凡夫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些方式,仅仅依靠我们的意识来熏习很快我们就会败下阵来——因为我们八识田中的恶种子多如地上土,善法种少如掌上沙,我们的善愿在意识里翻不了几下,就会有无数的恶种子被带出来。

无论如何,对于善法的熏习必须依附于万事万物,千万不能悬空。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如果我们把善法的熏习和万事万物都关联起来,非但我们的善法熏习会快很多,而且我们还能进一步转变自己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使之不再阻挡自己的进步和提升。

熏习善法没什么前提条件的,你需要做的只是择善而从,哪怕你仅仅是一片叶子,也要向着阳光生长。哪怕仅仅一只夜晚的飞虫,也要飞向灯火通明之处。

假如你是一棵能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但恰好被鸟儿丢在了非常贫瘠的土地中的话,你几乎只能通过熏习善法这一肥料来滋养自己的成长,但如果你想通过挪坑和使劲扎根来活下来的话,风险就要大得多,而且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所以无论最终成败与否,你都只能听天由命,远没有前者来的方便和舒服。

坚持对于善法的学而时习,久而久之,说不定“熏习”的力量还能把你身处的不毛之地为沃土乐园。

除了抄经外,其他的方法当然也还有很多,毕竟环境只能影响我们生长,不能控制我们的生长,更不能阻止我们自己追求成长。不过其他的方法是否适用?如何使用?就要靠聪明的你去自己摸索了。


很多大道理,我们只是貌似看懂了,实际上却只是简单肤浅理解它甚至错误的以为它——比如环境决定成长方向这个典型的大道理,如果你在听了很多这方面大道理以后依然为有毒的环境所逼迫,希望你能明白:道理只是写着药方的纸,不是解药本身。解药从来只有一个:找到合适的道理正确的行动起来!

看文章的,你如果恰巧也苦恼于环境问题的话,就拿着这张药方定制自己的解药吧!!!

相关文章

  • 从佛法角度谈谈为什么环境很重要

    一个年轻的居士用微博私信问我:他们学校的风气特别颓废,非常影响自己上进,但他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不受环境影响?有...

  • 美食摄影达人教你如何拍出有味道的照片(角度篇)

    拍摄美食,角度非常的重要,我们需要根据不同食物,不同的灯光,不同的拍摄环境选择适宜的拍摄角度。今天我们就谈谈拍摄的...

  • 从佛法角度看肺炎疫情

    肺炎疫情持续一段时间了。越来越多的人被确诊,惶恐也在蔓延。关于如何预防疫症,网上有太多的文章和指导,不需在此多提。...

  •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佛法

    《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这本书的英文名直译《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作者罗伯特·赖特(Rober...

  • 为什么有人会选择自杀 南无阿弥陀佛

    为什么有人会选择自杀呢?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没有认真思考过吧!我们今天只从佛法的角度说一说原因啦。佛法说:一切都是自己...

  • 编程的奥义(一)

    简单谈谈,本周的技术收获。 1、快,微服务和容器 从开发的角度来看,编写代码要快、开发要快、功能测试要快、环境部署...

  • 从用户角度谈谈小米

    最近在网上看到大量的谈论小米的文章,我也来从一个小米用户的角度来谈一下我对小米为什么火的分析吧! 我最早知道小米是...

  • 安迪老师的美食开运术

    从命理师角度,去说开运,很多不开窍的人,会说忽悠。 从风水师角度,去说开运,大多人认为环境很重要。 从营养师角度去...

  • I'll never love again——记《一个明星的诞生

    明明很俗套的剧情,为什么骗走了我的眼泪?我不是剧评人,只能从很朴素的角度和大家谈谈这个俗套的片子。 剧情不像日本电...

  • 从识字率的角度谈谈中国为何没有形成全民阅读

    中国为什么没有形成全民阅读? 我们可以从识字率这个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中国自秦汉以下两千余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佛法角度谈谈为什么环境很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mv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