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玩器之人,但凡讲究一点的,都有一壶事一茶的原则。此刻,我想分享的是一杯事一茶的讲究。自从接触大生的器物,慢慢去发现他在设计时埋下的彩弹,好玩的同时,亦感受着设计的心意。
柴窑吞香杯,狮窟大生原创茶器,为岩茶而生的杯子。
何以见得?在六大茶类中乌龙(青)茶以其迷人的香气为突出特征,而岩茶作为乌龙中典型的代表,品饮时以香幽汤醇滑为上品。柴窑器的利茶性表现在提升汤感,自然增加厚滑度,吞香器型则利于香气的留存和品闻,从而使得它更适合用来品饮岩茶类。是故谓之一杯事一茶。以此理得,当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想着重提升某个茶的厚滑汤感和香气的特点上,选吞香喝之。
然而,这只是大生在设计器型时把利茶性一起考究了,却并不是他最核心的表达。
大生言,茶事如诗,四时吞香。
小杯曰吞,盖取杯内物可一口吞咽,攮内纳中的意思。吞,须仰项抬头,使本是婉约清雅的茶事凭空多了一分江湖风雨的豪情。
宋人曾曰寒夜客来茶当酒,想来也是这般的心境。红炉灼灼,温的不再是绿蚁新醅之酒,但等来的却是一样的诗情画意。
煮茶如松风在耳,注茶似泉响铿锵,杯内烟霭云涛,吞吐变化,写泄万壑,入我之诗肠。
茶是清物,有芳含香,生来世间的宠儿,也因其如花馔的清雅,更是得了大儒高士的青睐。屈子曾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的句子……如今读之、品之,便发觉饮茶如同吞香,使人不禁心神摇晃。想来昔日虎溪三笑,坐而论道,口中吞之,咽之的,约莫也是此等逸趣缥缈的茶汤。
与古人对话,入其诗境,才是大生对吞香最深沉的心意。
感受着婉约清雅的茶事,吞香杯最初是个雅致小精灵,满杯饮尽,仅得一口茶汤。今年秋,大生把吞香杯升级为2.0版本,雅致依旧。每一个杯子独一的画面,多样的创作题材,添趣不少,置于茶桌上,更显主人气质。
狮窟大生作品:吞香2.0
烧 制 方 式:柴窑
外 观 尺 寸:高58mm,杯口直径52mm
实 际 容 量:约60cc
装 饰:釉下
愿你手持吞香,一杯事一茶,如临诗境,吞四时香。
姜 寅
斫琴师
独立艺术家
笔名大生 別号獅窟道人
1986年生于江苏南通,紫砂金銀錯工艺传承人,古琴金陵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桂世民先生入室弟子。幼习翰墨丹青,好古喜读书、音律。稍长则兼学众家,于留青、木艺等均有涉猎,尤擅陶瓷装饰与造型设计。其作品风格多变且技法丰富,个人特征强烈。
莫愁前路无知己,关注生粉会,及时与你分享狮窟大生原创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