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49060/d0e92c1d16b20169.jpg)
一
和瑜鑫一起逆时针徒步五台山,从鸿门岩出发,由东到西,走了一天,晚上在西台的法雷寺挂单,正准备休息,她推门进来,对我们以师兄相称主动打招呼,一个房间,大家都相互分享一天行程,不一样的是,她们的内容关于感慨朝拜过的佛,而我们说的是风景如何如何迷人。
她捧着刚用手机拍的日落景给我们看,指着夕阳外围的一圈光晕,说自己拍到了佛光。
往后继续看照片时,无意间看到一张她与她丈夫的合照,这才发现,我们早就见过面,这是早晨在东台顶上,他们夫妻俩请我们帮忙拍的合照。
一对年过五旬的夫妻,在清冷的早晨,顶着肆人的风,相伴相依,登上东台顶看日出,主动请我们帮忙,留下二人的合照。
为他们拍照的时候我偷偷感慨了一番他们的幸福和浪漫。
相互告别,开始各自行程。
没想到,饶了这么大一圈,走了一整天,又相遇了。
二
“您接下来还准备去哪儿呢?”
“等闭关清修三年后,我就要走了”
“和您的丈夫一起吗?”
“我自己”
“那他怎么办呢?”
“我管不了那么多,哪怕是夫妻,也不是一同出生,不是一同归去,他要是愿意和儿子在一块就在一块,要是不愿意的话,就自己过日子”
“那您是要去哪里呢?”
“西方极乐世界,那是一所佛教徒的学校,那里的人,无欲无求,都是一心向佛”。
三
这是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听一个人谈死亡,只不过,在他们的信仰里,死亡有另一个名称——“往生”。
眼前的这个人,上一分钟还在说着她的丈夫,她的儿子,我也分明是可以感受到她言语中的爱意,而在下一刻,她说她准备把自己完全交给佛,因为现在已经了无牵挂,该放下的全都放下了。
她说再等把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一部分事情处理掉,就可以离开了。
就像她所描述的,不苛刻,不强求,以一种淡然的方式活着,于是,对于离开,也是同样态度。
于她而言,或许这就是一个极平常的抉择。
四
从西台离开,投宿在此的人纷纷散去,走的时候,她对我们说了一句“阿弥陀佛”。
我想,这是她最美好的祝福。
在回来的路上,当我醒悟过来并没有那所叫做“西方极乐世界”的学校。
一直在想,信徒眼里,他们所向往的那个世界是怎样的?又以怎样的信念构建了那样一壁堡垒,在那里,可以放下一切,无条件的相信,全身心投入去追寻。
那里有什么?
那是什么?
可是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但是,我不再去转牛角尖,反复纠结这个问题,因为,终于开始慢慢学会去理解。
不知往后她会去往何处继续朝拜,也不知她所面临的责任内的事解决的如何。
我想,把自己交给自己的信仰,那就是生命的意义了。
做为过客,祝福她吧。
“阿弥陀佛”
用她祝福我们的方式。
五
电影《岗仁波齐》,记录一次盛大的朝圣,有孕妇在途中生产,老者在神山下离世……一顶帐篷,一辆运输车,诵经叩拜,磨坏了鞋,也磕破了前额。
车祸和暴风雪也没能阻挡脚步,在他们的心中,那是最神圣的地方,虔诚叩拜,劳累的是肉体,洗涤了灵魂,有人在祈福,有人在赎罪,不管是为了什么,诚心所向。
在朝台的途中,路上行人,基本是佛教信徒,年龄不一,尽管山路崎岖,双手合十,口中读诵着佛经,一心向着心中的神庙,不贪恋途中的风景,还有磕长头的行者,他们或是年轻的小伙,或是有一定年纪的老者,三步一叩,俯身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9060/76b01d888956176b.jpg)
只因信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