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节选Ⅲ

作者: 辛夷cj | 来源:发表于2022-10-07 09:51 被阅读0次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想要布施却没有什么钱,拿出了自己仅有的两文钱,捐给了寺庙,庙里的主持亲自为她做了忏悔。后来,这个女子进了皇宫变得富贵,拿着几千两的银子捐给庙里,主持却让他的徒弟代为回向。那个女子就问主持:“从前我只捐两文,师父您亲自为我忏悔,现在我捐了几千两,师父却不为我做回向。这是为什么呢?”主持回答:“从前你虽然只捐了两文,但布施的心十分真切,非得老僧亲自为你忏悔,才能报答你的功德。现在你捐的财物虽然巨大,但布施的心却不如上次那么恳切了,所以我让徒弟代为忏悔就足够了。”这样看来,几千金,只是一半的善;而两文,却是完满的善。积善的功德大小,并不在于金钱数额的大小。

钟离权传授炼丹术给吕洞宾,其中有一个绝技是“点铁成金”,可以用来帮助别人。但是,吕洞宾想得很深远,他问钟离权:“点铁成金后,会不会过了一段时间,又变回了铁?”钟离权回答:“五百年后,又会变回铁。”吕洞宾立即说:“如果是这样的,就是害了五百年后的人,我不能去做这样的事情。”钟离权赞许说:“修仙要积累三千件功德,你这一句话,已经抵了三千件功德。”这又是一种说法。

另外,做善事但心里一点也不想着自己是在做善事,那么,不论做什么善事,都会得到圆满的结果。如果心里总觉得自己在做好事,那么,即使你做得非常勤勉,也只是一半的善。譬如,我们拿财物帮助别人,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向内看不到我们自己,向外看不到所帮助的人,向中间看不到所布施的财物,那么,就是做到了“三轮体空”,也做到了“一心清净”。如此的话,一斗米就可以种下无限的福泽,一文钱就可以消弭一千劫所造的罪孽。如果我们做了善事,但心里总是放不下,总是想着要得到报答,那么,哪怕施舍了万两黄金,还是不能得到圆满的福报。这又是一种说法。

相关文章

  • 《了凡四训》节选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扺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

  • 了凡四训节选

    一定要积德、包容、和气,并且珍视自己的精气神。原来的所有,就像昨天,已经过了,以后的所有,就如今天,刚出现。做到如...

  • 《了凡四训》节选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

  • 《了凡四训》节选Ⅰ

    云谷禅师问我:“一般的凡夫俗子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成为觉悟者,是因为执着于各种妄念。你整整坐了三天三晚,不见你起心...

  • 《了凡四训》节选Ⅱ

    孩子,还没有人算过你的命,不知道怎么样?但是,不论怎么样,当你飞黄腾达的时候,要保持谦卑,要常作落寞之想;即使一帆...

  • 《了凡四训》节选Ⅲ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想要布施却没有什么钱,拿出了自己仅有的两文钱,捐给了寺庙,庙里的主持亲自为她做了忏悔。后来,...

  • 【心想生】 唯一一条改命的法则

    唯一一条改命的法则 节选自【心想生解读《了凡四训》】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啊。就这一条法则啊,就因果法则啊。了凡四训...

  • 《了凡四训》读注(节选)

    《了凡四训》读注(节选) 文/沈默 【原文: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

  • 了凡四训译文版(节选)

    时间:2017年10月09日22:20:51 天底下聪明才智优秀的人很多,他们之所以不能够修养德行,所行之事无法拓...

  • 《了凡四训》阳子节选

    印光大师序言 一、利根直探心源——顿修 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其操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凡四训》节选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tb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