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漫谈
严歌苓的《芳华》:原谅自己的修行

严歌苓的《芳华》:原谅自己的修行

作者: 好嗨森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09:48 被阅读0次
    严歌苓的《芳华》:原谅自己的修行

    读完严歌苓的《芳华》,我才发现,这居然是严歌苓的新作。为什么我会用“居然”这个词?

    《芳华》并不是我读的第一本严歌苓作品,《陆犯焉识》、《金陵十三钗》,我始终觉得,严歌苓在她的文字里处处体现着上海文人的“特性”。她和人物之间有礼有节,虽然也有情绪的互动,但是,她和人物始终是有距离感的。而《芳华》中,情绪几乎穿透纸面,铺面而来。全篇都让我感受到她和人物之间的水乳交融。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这是我写得最真实的小说”。而一般来说,往往一位作家的第一部作品,作家自己身上的印记最为深重。但是,也许对于来说严歌苓来说,这样一场自己青春年少时的陈年旧事,那些自己身上脆弱的人性,是必须要时过境迁,历经沧海,才有勇气去面对的。

    指责别人,常常是轻而易举的。而反省自己,往往需要极大的勇气。

    所以,这部小说,与其说是一本小说,或许不如说,它是一本忏悔录。严歌苓在这本忏悔录里,似乎对于自己这些站在小嫚(电影中的小萍)对立面的人,有些近乎苛责的反省。

    而这就是电影《芳华》和它最大的区别。电影是一本回忆录。如果说小说《芳华》,全篇都的洋溢着月桂女神的华彩——那种隐秘而略带疯狂、原始而无绪的气质;电影《芳华》,就是月亮少女达芙妮爱恋的光之少年阿波罗,坦然而热情、自若而澎湃。

    无疑,冯小刚导演是带着满满的盛爱,满满的平和,来回忆这段青春时光的。对于文工团的每一个人物,甚至是不愿意与小萍伴舞的朱克和小邓,小刚导演也拍出了他们年轻的身体和矫健的舞姿,还有青春年少。

    于是,朱克对于政委的埋怨变得那样堂而皇之;同样,大家对于小萍的排挤,也变得兄友弟恭了起来。

    有趣的是,严歌苓同样也是这部电影的署名编剧。严歌苓的女性特质,让她非常适合做编剧这份工作。这从她三度与国内一流大导演合作改编自己的作品《归来》、《金陵十三钗》、《芳华》可以窥见。用一句非常八股文的话讲,这两次的艺术碰撞,都让作品迸发了全新的生命力。

    我想,严歌苓本人在这次创作剧本的周期里,与当初创作小说时的心态和感受,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或许,这就是集体生活的力量吧。当年,在文工团的时候,他们无意中造成的这些伤害,也许并没有多年以后,严老师独自一人,背负着道德的十字架,恭省自责时,那样的严重。

    当然了,我并不是说,小嫚(小萍)承受的一切就是理所当然;刘峰的遭遇就不让人觉得心惊胆颤的寒冷。但是生活总需要向前看。反省自己,需要通透的智慧;原谅自己,更需要高尚的品格。

    距离电影上映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小半年。很多影评,都认为这样的妥协是为了过审。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过审是促成这样转变的一个诱因,但是,我们更无法否认,这段故事,承载了冯小刚和严歌苓的青春回忆;这个创作周期,也是一场严歌苓对于自己过往“罪孽”救赎的修行。

    青春,是人类这种生物,特有的阶段。其实它与很多动物变态发育的过程很像,是一次蜕变、一场成长。青春里,疼痛和悔恨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但是,它同样是人生经历中充满快乐与幸福的芳华。

    那时的我们,并不具备一个社会人的属性,我们还处在,“做人”这份工作的实习期。如果可以反省那时自己所作所为,自然是一种圣人之举;如果不能反省,那确实也是人之常情。

    我们今天看《芳华》,看的,是我们父母辈、甚至爷爷辈的故事。曾经,他们在我们心中,是能带给我们大白兔奶糖和小浣熊干脆面的无所不能的超人。但是今天,也许我们会觉得,他们是连反思都做不到的懦者。

    只是啊,天地不仁、世事无常,“今朝我嫌别人老,明日嫌到我眼前”。但愿我们面对未来儿孙辈对我们的失望时,能够淡然处之,原谅青春,救赎自己,慢慢的泡一壶茶,回忆我们芳华年岁,还能开怀的笑出:“当时真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严歌苓的《芳华》:原谅自己的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vw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