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王带重兵侵犯大月国边境,并在暗中以重金贿赂大月国左丞相王桧。于是王桧极力主张议和。
不料兵部士郎杨起,坚决请求应战,皇上让杨起的长子杨武带兵北征。
杨武连连击退北野王,正打算乘胜追击。王桧暗中让运粮官按粮不动,杨武粮草断绝,兵困马乏,只得暂时驻扎在阴山下。
王桧趁机在皇上面前诬告扬起:“杨武战败后已投降北野王,杨起故意隐瞒不报,他包藏祸心,他和他的儿子是同谋。”
皇上疑心,将杨起押入大牢,着人查清情况,如果情况属实,将从严处置。
又把杨家查封,杨夫人只得带着二儿子杨文和大儿媳妇李秀儿离开京城,回到老家山东,在济南城外一座破庙里暂住下来。
杨文与济南府尹张昌达的女儿张知瑾早就订有婚约。杨文打算求岳父张昌达想办法营救父亲!
到了济南,杨文急忙赶到张府求助。
张知瑾听说未婚夫杨文来了,于是带着丫鬟兰香和桂英,悄悄躲在屏风后面偷看。只见杨公子玉树临风,剑眉星目,不由得怦然心动,满面含春。
张昌达:“你来见我有什么事?”
杨文忙将事情以实相告。
张昌达:“此事非同小可,我也无能为力。这是五十两银子,拿去吧。如今你们是带罪之人,与我们常来常往,多有不便,我看咱们两家的亲事,以后就不必再提了。”
杨文:“岳父莫非是要悔婚?”
张昌达:“是呀,这五十两银子就是退婚之礼,你拿上就走吧。”
杨文生气地把银子摔在地上,拂袖而去。
张知瑾埋怨父亲无情无义,但也无计可施。
丫鬟兰香聪明谨慎,桂英身体强健,心性果敢。兰香给张知瑾出主意:“咱们先找到杨老夫人,把你的心意告诉她,再送些银子过去,使他们母子得以度日,日后杨家昭雪,自有相会之期。”
杨文向邻居借了一把爷头,上山砍柴,沿街叫卖,以养活母亲和嫂嫂。
一天,杨文挑着一担柴在街上叫卖。
张知瑾找不到杨老夫人心中不安,正带着兰香、桂英和仆从张乙往回走,突然看见了正在叫卖的杨文。
兰香赶忙拉住杨文,张知瑾告诉杨文,自己愿意与他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永世不离。并约定:晚上黄昏月初上,在张府后花园柳树下给他赠送银两。
杨文看到张家小姐如此美貌,知书达礼,又懂得大义。他被张知瑾的深情感动,点头答应,并告诉知瑾,自己和母亲嫂嫂住在城外的破庙里。
这一切,都被随从张乙听见了。张乙告诉了张昌达,张昌达担心这事被王桧知道,给自己招来祸事。于是,起了杀心。
晚上,在张昌达的授意下,张乙持刀藏在后花园的一棵大树后面。
兰香接杨文进到园子里,张乙从树后跳出来,一刀杀死了兰香。杨文听到兰香的惨叫声,转身想要逃走,被张乙揪住。
张昌达栽赃杨文偷盗财物,杀死丫环,将杨文判处死刑,待秋后处斩。张知瑾苦求父亲放了杨文,张昌达不依。
知瑾心里着急,与桂英商量,两人女扮男装,骑马飞奔到城外破庙,把情况告诉了杨老夫人,拜托嫂嫂照顾好婆婆,自己速往边关,给李家大哥传信,大哥一定有营救父亲和弟弟的办法。
杨老夫人亲笔写了一封书信,交给知瑾,知瑾和桂英骑上马,不分昼夜,日夜兼程,向北奔驰而去。
杨武一身戎装,听见天空大雁鸣叫,观望良久,心中担忧:自己给皇上的奏报送到京城,已经几个月了,却杳无音信!北野王铁骑踏破边关,自己请长缨奉君命,领兵北征。到边关连克五城,旗开得胜。
然而,王桧使奸计,断粮断草,使得军心不宁。破重围多亏了将士以命相搏,杀得北野王求和罢兵,保证永不犯境,又献出与王桧来往的几封密信,这才知道狗奸贼王桧的通敌行径。
可是等了几个月,都没有皇上的诏命,难道是王桧这个奸贼又生出了什么祸端。
杨武疑惑不定,对关山望古道感慨连连。忽见两人骑马飞奔而来,知瑾将杨老夫人的书信交给杨武。
得知家中的境况,杨武心急如焚,兄弟性命眼看不保,他决定先回山东救下弟弟,再回朝面君,有王桧的通敌密信为证,何愁此贼不除。
杨武知道了张知瑾的身份,连连感叹,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对张家小姐佩服万分,施了长长一礼,感激张家小姐对杨家的恩情。
杨武骑上战马,与知瑾、桂英三人火速赶往山东。
杨老夫人在破庙苦苦等候大儿子和知瑾回来,眼看行刑的日期到了,还是杳无音信,杨老夫人心灰意冷,带着李秀儿赶往法场。
午时三刻,监斩官便要行刑!刽子手举刀砍向杨文,突然,一匹战马疾驰而来,杨武横出一刀,打掉了刽子手的屠刀。
杨武大喊:“本帅杨武在此。”
终于,王桧巫告,张昌达陷害,得以昭告天下。杨家蒙冤,得以雪耻,合家团圆。杨文和张知瑾终成眷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