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一讲的内容,我会使用这句话:
被满足就会愉悦,不被满足就会不爽。
什么被满足呢?
是我们的情绪,在这里梁宁把情绪比喻成手机的操作系统,人是手机的话,那么我们一个个能力就是一个个APP。情绪作为底层的操作系统,只要一奔溃,再牛逼的APP都没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是一个人最为基础的能力,它是人都驱动力。
我们都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但是最终驱动人前行的,还是人都底层情绪。
人们不会像一个产品经理一样能调理清晰、逻辑分明的把一个产品的体验阐述得头头是道,没有这些素养的用户,只会忠实与自己的使用体验,是让他感到愉悦还是感到不满。因而,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判断一个产品做得到不到位。
其实,说到情绪,不只是人和产品,人和人的关系也可以用这一标准来衡量。
我们说一段能持续下去的关系一定是相互需要的,也就是说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可以看对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如果彼此都不懂,或只有一方单方面付出,那这段关系其实很难维持下去。
在一些事情上被持续满足其实也是一个人的热爱和天分所在。梁宁的妈妈看到梁宁屋子乱产生了敏感觉察、不能忍、动手优化的反应三部曲。这一动作被梁宁认为和乔布斯把一个图标改一百次的内心驱动力是一样的。
梁宁讲的这一点上,我还是蛮惊奇的。因为,这样看来,如果不是为了追求卓越,只是为了心理的爽的话。一个人不可能对所有事都感到爽,那么始终会有大部分都人像梁宁的妈妈一样,对世界的贡献很小,个人成就价值用世俗价值来衡量也简直不值一提。而像乔布斯这样的不爽的驱动点,其实只有很少的人才能拥有。比如,大部分都人始终都被困扰在俗世的生活里。
即便对这一点有这样小小的悲观主义,但是最后这个点还是极度有参考意义:
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
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小结一下:
今天,我们学习了梁宁说的三个关于产品体验的重要的词:满足、愉悦、不爽
这三个次虽然很普通,但是通过梁宁的讲解,让我们了解到:
1. 你可以用这三个词来度量一个产品到不到位。
2. 你可以用这三个词来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是否可以长久下去。
3. 你可以用这三个词来来度量,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欢一件事,是不是真正可以把这件事作为终生的事业来追求,以此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