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醒说在前: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这是林先生于19年01月22日发的微博。2019年1月23日,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
没想到,没想到,没想到林清玄先生就这样地突然走了。
初次读林先生的作品是在初中。那篇文章题目是《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这是一篇励志的散文,有些鸡汤的味道,但是令我难以忘却的是文字里清香的味道。“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可能学生时代的我还要做上一道鉴赏题,欣赏这个句子的修辞。当了解了林先生的人生经历时,才发现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值得出个鉴赏题的句子,这更是先生一个自传性质的概括。
林清玄,出生在一个有十八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生活在一个“三百年来没出过作家”的村庄,小时候温饱都不能得到保证。他17岁离家求学,在餐厅当过服务生,做过码头工人,摆过地摊,杀过猪。
当他在《开讲啦》讲述这段经历时,我感觉他就是那株野百合。那时候,还是个学生,我记得我面带着浅浅的笑意看完了这一期。林先生在里面讲了他儿时的三个梦想:八岁立志想要当一个成功的,杰出的,伟大的作家;环游世界;发誓要娶“奥黛丽·赫本”。
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漫画书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学之路。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作品曾多次入选中小学华语教本,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他完成了他的梦想。他的母亲在他刚有这个志向时,就告诉他,辛酸的少写一点,趣味的多写一点,人家要来读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面得到启发,得到安慰,得到智慧。先生的文章因此总是在幽远清新中透着大智慧,在35岁出山之后,更见空灵禅理。每一个青年人在向他提问时,他总是“乖巧”的点着头。所有的问题被淡泊的老人一点,你再看这问题已不再局限于你深陷的痛苦,而是更宽,更大。难得有这样的人在用文字去分享他看问题的方法,去关怀并感染你。当文字已经能感染我们并给予力量时,写它的人可以称上成功的,杰出的,伟大的。
幼时他连到隔壁村庄的钱都没有,却拿着世界地图做着去埃及旅游的梦想。父亲给了一巴掌,还保证他这一辈子不可能去到那么远的地方。有能力出去的时候,他首先选择了去埃及。那次打之后,林先生便对自己说,我的生命不能被别人来保证。人的生命应该有执着,我本就是一株百合,纵然别人嘲笑,在论断,我就要执着去做,用行动去反击。别人的保证永远比不了自己的强大。
当年一起发誓要娶赫本的同学带着各自太太聚在一起时,才发现只有自己的妻子最像赫本。我想林先生是幸运的。当他和第一任妻子离婚之前,有一次大年三十的晚上,林清玄不知道妻子去了哪里,儿子饿得哇哇叫,只找到两袋泡面,父子俩就着泡面,吃着窘迫的“年夜饭”。之后便心灰意冷上山修行,两个精神难以沟通的人最终离婚了。方淳珍的出现真是他人生中的幸运,两人长时间互来书信,谈得十分投机,最终摒弃世俗,走在一起。“而到了40岁,真正在灵性与价值观上匹配的那一半,可遇而不可求。”
而这次的婚姻却为他带来了声誉危机,很多读者通过这个事情认为林先生很虚伪,表示从此不再看您的书,甚至在他基金会门口烧他的书。“再说婚姻如同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对于流言,我并不在乎。”先生用沉默面对。林先生与前妻离婚,给前妻一套约2000万台币的房子,并一次性付给她500万台币,现在每月给她6万台币。
我之所以敬佩先生,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儿时的梦想,但是自己能够坚持并能成功实现,难,很难。智慧与乐观的人生态度,不想被别人保证的执着,良好的人品,再加上些许幸运,才能有先生今天的成就。幸运也许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其他则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曾梦想能有一天见先生一面,和他聊一聊一百岁在天上看见的人生风景是怎样的。但先生走了。
想放一株盛开野百合在他面前,让它永不凋谢。
参考:
1.百度百科: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2.360个人图书馆,开讲啦林清玄励志演讲稿:不怕人生的转弯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215/18/68780_520645764.shtml
3.林清玄蓉城首谈婚姻之痛http://ent.sina.com.cn/x/2006-04-04/05101037647.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