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祖坛经(决疑品)3-13

六祖坛经(决疑品)3-13

作者: 舞言 | 来源:发表于2017-10-30 20:59 被阅读0次

第三讲  《决疑品》

(六)成道非由施钱

在佛法修学中,修福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没有福报的人,连三宝都遇不到,善根都启发不出来。或者,虽然想来学佛,想来修行,却整天要为生计奔忙,无暇旁顾。而布施正是帮助我们去除悭贪、培植福报的有效途径,所谓“人天路上,修福为先”。但有些人以为布施就是修行的全部,就可以由此成佛,这就错了。

六祖告诉我们,财施得到的只是福报,不是智慧,所以成道不是由布施而来。只有修习戒定慧,用心观察你的生命,观察你的内心,才能由此增长智慧。定和慧是双修的,福和慧也是双修的。仅仅修福,无论修了多少,仍在轮回中不能出离。唯有通过修行获得解脱的智慧,才能了脱生死,出离轮回。所以说,培植福报只是学佛的基础,而开发智慧才是最终的目的。有了一定福报以后,就应该把全部身心投入于智慧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使福报得到真正有效的利用。否则,布施只能感得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不能转化为菩提资粮。(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品味书香 盘阶而上(二)

    1、《六祖法宝坛经浅说》,作者使用谦虚的“浅说”二字,对坛经中行由品、般若品、决疑品、定慧品、坐禅品、忏悔品、机缘...

  • 六祖坛经(决疑品)3-13

    第三讲 《决疑品》 (六)成道非由施钱 在佛法修学中,修福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没有福报的人,连三宝都遇不到,善根都启...

  • 09-享受呼吸-六祖坛经第三品决疑品读后感170804

    09-享受呼吸-《六祖坛经》第三品决疑品之读后感170804 ——决疑品读后,领悟到佛法并非生活之外的教法,它实际...

  • 六祖坛经(3)决疑品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

  •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六祖坛经》第三决疑品译文 有一天,韦刺史为惠能大师设大会斋,吃过斋饭,韦刺史恭请大师登上法座,自己和官僚、信众们...

  • 六祖坛经(决疑品)3-6

    第三讲 《决疑品》 (六)忍则众恶无喧 真正的忍辱是什么?就是对于恶事不去宣扬。有些人生气后常常说:我忍无可忍了。...

  • 六祖坛经(决疑品)3-4

    第三讲 《决疑品》 (三)恩则孝养父母 真正的恩,是把一切众生当做自己的父母那样看待。父母是我们这期色身的根,佛法...

  • 六祖坛经(决疑品)3-5

    第三讲 《决疑品》 (四)义则上下相怜 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这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对你的领...

  • 六祖坛经(决疑品)3-1

    第三讲 《决疑品》 所谓决疑,就是对我们心中生起的疑问进行解答。在修学路上,常常会遇到各种矛盾。比如,在家可以孝养...

  • 六祖坛经(决疑品)3-2

    第三讲 《决疑品》 一、心平行直,恩义忍让 《决疑品》中,我们也是选择六祖所说的《无相颂》进行介绍。前两个偈颂告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祖坛经(决疑品)3-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bm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