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思维》是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的又一部大作,曾读过他的《苦难辉煌》,基于深厚的党史知识,用非常细致的故事情节,讲述宏大的历史。
这本书依旧延续他的这种风格,所不同的是在党史之外,还有大量的古今中外战史、外交史等。
本书面向对象主要是领导者,从三部分的题目就可以看出:“关于将军的产生”“危机中的领导者”“领导者的战略思维”。
将军、领导者似乎离我们太远了,对于我们普通人,这本书的道理并不遥远,至少可以通过破解胜者思维,掌握在竞争中胜出的“三件法宝”。
法宝一:认清现实的慧眼
有人可能会说,这算什么法宝,谁还认不清现实了,哪需要什么慧眼?
书中开篇就列举了当时(主要是2015年)公布的五十多名涉嫌严重违纪或违法犯罪的军队高级将领名单,为什么列举这些?
作者就是想给那些听课的领导们浇上一盆冷水,引导认清现实
现在正在经历国防建设与部队发展的黄金时期,却又是我们高级干部的艰难时期,
同时敲响了警钟:
军人离开了求胜,就变成求官、求衔、求地位、求待遇,那么要军队干什么?
拥有一双看清现实的慧眼,才能“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最重要的就是看透两个“纷扰”。
1.认清了“现象”并不等于认清了“现实”
那些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高级干部,并非没有认清现象,他们对如何升官、如何发财的潜规则清楚的很,但那些只是现实的表象,而非现实的本质。若有慧眼,应认清“军人生来为打赢”,军人不想着如何打仗,总是琢磨如何升官发财,“战争会撕去一切假面”,当那一天来临肯定是要翻车的。
我们工作中也有误把表象当本质的情况。看着大家加班,自己也跟着加;到了年底,别人得了奖金,自己却没有。然后,开始怀疑人家拉关系、走后门。
却没有认识到,人家加班是确有事做,自己加班只是为了加班而加班;人家得奖金是为公司创造了利润,自己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2.大多数人的看法不一定是“现实”
书中介绍了帕累托定律,也就是二八定律,并举了“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例子,说明了网络舆论并不等于舆论主流,政府决策不能简单依靠网络决策。
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种从众心理。购物时,以前靠熟人推荐,现在查看好评记录,可是有几个人会去注意商品执行的国家标准?相同标准下,商品质量相差无几,但价格可能相差悬殊。可以自问一下,有没有为这种从众心理买单?这种现象的存在,能说自己认清现实了吗?
工作中,很多人磨洋工,于是也跟着磨洋工。如果公司效益好,还能多混几日。赶上如现在疫情这种突发事件,首先被裁员的就是这群在位昏昏而无所产出的人。要是有能看清现实的慧眼,早些透过这种混日子的表象,看到在公司长远生存要具备核心竞争力,还会混日子坐等被炒吗?
法宝二:把握趋势的头脑
书中指出,领导者主要是对未来有科学的预见,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成为有效的领导。
我们大多数人还不是领导,还做不到对未来有科学的预见,但头脑里能够洞察一些事物发展的趋势,胜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毕竟胜出是赢得未来,而不是现在,能够洞察趋势相当于知道了未来的底牌,这种情况下还不能战胜对手,只能说你牌技太差。
1.洞察趋势,要去总结规律
书中指出:
这就是信息时代危机发展的规律,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在危机出现时,提前做好预判,也有利于我们认清现在网络热点的发展走向。
同样,如果能总结出自我成长的规律,学习能力就能大幅提升;如果能发现行业发展规律,投资、就业就能赶上风口;如果能掌握公司用人晋升的规律,升职提薪都会如探囊取物。
2.洞察趋势,要去关注历史
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军军官晋升制度,并得出结论:
这提示我们,想在竞争中胜出,除了关注对手的才能,更要关注对方的历史、经历,对于个人如是,对于一个企业也是如此。
历史不仅仅是发生过的事,还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并在关键时刻决定行为模式。
3.洞察趋势,要去维护利益
书中通过分析国家外交关系,指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好坏永远是相对的,只有国家利益是永恒的。”这个话同样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近几年,如何打造和经营人脉关系成了一门显学,网上随便一搜相关的课程、书籍不胜枚举,但是很多都是教人如何维护、拓展人际关系,而忽略了人脉关系最根本的是利益交换。当你还没有足够强大时,想通过人脉关系提升自己的价值和收入,纯属缘木求鱼。
法宝三:敢于入局的胆魄
书中引用了很多历史故事说明关键时刻领导者积极担当的重要性,如冷静客观、不为前期国际报道所惑的周总理,再三请战、终于在朝鲜战争前收复海南岛的开国上将韩先楚,一举吃掉印度三个旅、在中印自卫反击战中大展解放军神威的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张国华……他们留下的遗产至今仍是我们享受的红利,而成就这般丰功伟业最要紧的就是,在危机关头不退缩,敢于挺身入局,发挥最大能动性。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多次说: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
想想看,的确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只是站在局外议论、作壁上观,肯定什么事也做不成,只有积极参与,把该做的事做好,才有可能实现目标、收获成功。
关于如何入局,古典在《跃迁》一书中给出了比较好的路径:首先,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就是选择做所在单位最有价值的事,而不是自己擅长的;然后,思考差异化优势,“用足够的时间观察对手,思考差异化优势再进入”;最后,从身边的头部做起,而不是总在做遥不可及的发财梦、关注与己无关的好机会。
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阻碍我们入局的是拖延症。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中认为,接受任务后,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对拖延着不开始做事的原因总结了两条:内部恐惧,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外部恐惧,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勇于面对自己的恐惧,基于所处位置,选定努力方向,积极入局作为,相信你也可以成为所在领域的佼佼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