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教养的迷思 》读后

《教养的迷思 》读后

作者: 锦楠2018 | 来源:发表于2019-05-03 05:06 被阅读0次
    《教养的迷思 》读后

    《教养的迷思》是我读的第二本育儿书,其实这不是育儿书,而是一本很严谨的发展心理学论证影响儿童性格养成的关键因素的科学书。论证过程有些烧脑,读起来不轻松。

    我之前看过的唯一一本育儿书是生老大的时候,不知道从家里哪个地方捡来的台*湾的《育儿手册》,教你如何照顾新生儿的生活起居。

    关于这本《育儿手册》,我只记住了一件事,就是从孩子一出生就要给他念书。这点我做得很好,因为我本身就喜欢朗读,每天给小孩朗读几个小时直到他们长到十几岁,不再想听中文朗读才停止。因此小孩的中文口语能力还是不错的,词汇比较丰富,用词准确。

    《教养的迷思》提出的论点很简单,就是父母的教育不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遗传和家庭之外的同类群体才是小孩性格形成的关键因素,这不就是孟母三迁的理论依据吗?

    在看完作者的详细论证之前,我是半信半疑的。怀疑的那一半是因为这与我们这个时代最主流的思想完全相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掷地有声,信的那一半是我养两个娃娃的亲身体验。

    看完书,我就几乎被洗脑了。

    书中把移民家庭的孩子也是作为一个论据的,我家正是。

    两个娃娃自从上了幼儿园,就带回家一些新鲜东西。行为语言待人接物变得完全像德国人,在公共场所,俩娃经常批评我某种做法不对不礼貌,好像我是一个熊孩子。

    在家则完全按照我的习惯进行。例外的情况是当家里有小孩的朋友来时,我又得按照他们的习性来。

    也就是说,我能影响小孩的只是他们在家的性格,他们在家庭之外,则有另一套完全融入他们同类群体的性格。

    这一点我从和小孩的聊天当中也发现了,他们在外面的处事方式让我惊讶,成熟克制理智,和我很不同,肯定不是受我的影响。

    我还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我来决定对待小孩的态度,而是他们的性格让我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哥哥比较容易歇斯底里。从他出生起的哭声就能听出来,不管如何温柔的对待他,最后他都能让你抓狂。

    妹妹则完全不同(这遗传变异也是没谱),很自律很温顺但是有自己的原则。我对妹妹确实更宽容,经常鼓励妹妹做一些放肆的事。

    这本书并不是说父母无用了,而是说父母不需要那么焦虑和自责,也不要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原生家庭。

    父母要做的是给小孩一个温暖安定的家,在一个健康正常的社区居住,选择一个好点的学校,在小孩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

    书里有一个笑话:心理学家说:“你应该对强尼好点,因为他来自一个破碎的家庭。”

    老师说:“这不奇怪,我相信强尼能使任何一个家庭破碎。”

    关于暴力和虐待型的父母,大多数养育出变态的小孩,这也说不准是遗传还是教养方式所致。

    中文译名《教养的迷思》,看似作者带有商榷的态度,实则书中大量的实验观察和论证,来肯定自己的观点,多半的意思是别人迷思,我可清楚得很。

    教育,心理学这类软科学,很多理论只能建立在假设和有限的数据采集上,看一看增加见识,相信每个人都有生出来活下去的能力。活得好不好就难说了,这个问题更加复杂,不是任何一本书可以说得清楚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养的迷思 》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fa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