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经典常谈》|第三

我读《经典常谈》|第三

作者: 丝竹悠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3-10 07:48 被阅读0次

    第三篇:《尚书》  读书笔记与感悟

    《尚书》是多灾多难的一部经典,屡遭遗失与冒充。作者按照时间的脉络把这部经典做了解说。简明扼要,记述清晰。看完这章,感觉有些震惊与意外,古人的思维我们似乎难以理解。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有别于记事文,我国的记言文先于记事文。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长足的发展。古代言文大概是记事与记言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叫“辞”,这些“辞”都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只是时代久远,传到后世就难懂了。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称为“谟”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代史官追记。汉人便将这些记言的书编辑起来,改称《尚书》。“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书”上加一“尚”字,无疑的是表示着尊信的意味。

    伏生所传经书共二十九篇,是残缺了的。就是东汉以来所谓《今尚书》或《今文尚书》。这时候经学已成利禄的途径,治经学的自然就多起来了。

    汉景帝时,鲁恭王墙壁得“书”,并且将这些书都交还孔子的后人叫孔安国的。安国加以整理,发见其中的《书》比通行本多出十六篇;这称为《古文尚书》。武帝时,安国将这部书献上去。因为语言和字体的两重困难,一时竟无人能通读那些“逸书”,所以便一直压在皇家图书馆里。后来出现所谓今古文之争。“道”其实也是幌子,骨子里所争的还在禄位与声势。

    到了东汉,书籍流传渐多,民间私学日盛。私学压倒了官学,古文经学压倒了今文经学;学者也以兼通为贵,不再专主一家。但是这时候“古文”经典中《逸礼》即《礼》古经已经亡佚,《尚书》之学,也不昌盛。

    东汉初,杜林曾在西州(今新疆境)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非常宝爱,流离兵乱中,老是随身带着。他是怕“《古文尚书》学”会绝传,所以这般珍惜,当时经师贾逵、马融、郑玄都给那一卷《古文尚书》作注,从此《古文尚书》才显于世。原来“《古文尚书》学”直到贾逵才真正开始。后来在三国乱世中也遗失。《古文尚书》运气真够差的,不断遭遗失,还有人冒名顶替。

    张霸就是一个愚妄之徒,假冒不成,被人识破,还遭入狱。他为了什么?

    为何要假冒?作者没加以说明,为了名利吗?冒死献上假冒伪造的《古文尚书》,何况自己还要费尽心力编纂,要假冒都不容易,想来也是一个爱书之人,只是被名利所累,走进了死胡同,为了哪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经典常谈》|第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iz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