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仁吉(1607—1685),女,字心蕙,自号凝香子,浦江通化龙池上金生村(今兰溪倪大村)人。从小聪慧贞静,博通经史诗文,兼工书画刺绣。17岁嫁义乌吴之艺为妻,20岁守寡。此后,一直在奉养婆婆、养育侄儿以及吟诗作画中消磨岁月。诗多五言、七言绝句,风神意境,并自不凡。早年亦为艳体诗,有《〈四时宫意图〉诗》36首,清新艳丽,为其得意之作。中年后,摆脱华艳之气而归乎平淡。后长期归居娘家,和嫂嫂等人一同盘桓山径之间,欣赏林泉,怡情花鸟,创作《山居四时杂咏》140余首,大多写山林野寂之景,而寓俯今昔之怀。
她37岁那年(1644年)为避战乱从大元村迁居到深山里的倪大村,这里“车马迹所不到”“村人多朴野”,是一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封建礼教的束缚没有那么多,身心相对自由。动乱过后她从故乡回到义乌大元村。
婆婆已养老送终,三个嗣子已抚养成人,丈夫临终前托付她“立嗣奉姑”的重任业已完成,她有了充裕的时间和宽松的心境,把她的后半生的生命寄托在艺术创作上。50岁前后是她创作的成熟期。
1665年,时倪仁吉60岁。其侄孙为其刊印《凝香阁诗稿》,诗稿分为“凝香阁诗”“宫意图诗”“山中杂咏”三部分,计300余首。
倪仁吉在成为一代才女女诗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人生创痛、人生悲苦,人性的扭曲与压抑,乃至她从小受到的诗书熏陶、“十二三能诗兼善绣及书画”的天分,都是常人所不及的。她遵从社会规范把自己塑造成“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的道德楷模。她是在人格的自我完善、自我塑造,人性的自我挣扎、自我解脱的抗争与奋起中,激活了与生俱来的艺术潜质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完成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诗意的升华。
倪仁吉的农家诗确是“千古一绝”。尤其是写于1658年(时年53岁)的组诗《山中四时杂咏》计140多首五绝,“从一个农村普通女子的角度,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系统记录了农事活动、民俗风情及山川风物,抒发了对劳动、生活和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空白,不愧为中华诗歌史的奇葩。”
她不相信七夕之夜长生殿里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誓言:
秋到长生巧太多,正逢牛女会天河。
蛛丝瓜果无心祝,百子池头月荡梭。
她也不相信“红叶题诗”的浪漫传说,并犀利地指出:
题红那得出人间,流水无情叶也闲。
不似回肠能九曲,却怜从此误云鬟。
她欣赏昭君出塞,欣赏她为求人格独立而做出的痛苦抉择:
锦队旌旗蔽朔云,含悲立马对斜曛。
不须更羡深宫侣,携得宫衣可忆君。
倪仁吉的题赠诗中,两首七律《寄外》是写给远赴省城参加科举考试不第无颜回家滞留在外不归的丈夫吴之艺的。
其一:
新诗赋寄远人收,别后风光淡若秋。
芳草无情迷路迹,杜鹃有恨咽枝头。
只缘弹铗怜羁客,非睹垂杨悔封侯。
莫向天涯劳鲤素,春闺此日惯经愁。
其二:
落日平林倦鸟投,何缘游子尚淹留。
每疑簾竹频推枕,恐错归航不倚楼。
风送榆钱宁买梦,春槎柳绿正牵愁。
潇潇又值空阶雨,滴碎窗西未肯休。
对丈夫的理解和思念,“透露了她宽广的胸襟和刚毅的性格,使人拍案而起,掩卷三思”。
倪仁吉对农村生活和山川风光十分熟悉,有强烈的热爱祖国山川之情,将村庄四周山川风物化为笔下美妙的诗句。她的山水诗有“真性情”。《城中怀家山》:
层峦西去四十里,元是高人旧草堂。
径绕杏桃千树绮,谷生兰蕙百丛香。
穷幽尝入云深处,采药频登石醉乡。
回首胜游思此际,苍凉古木挂斜阳。
有“新视角”。写秋景:
萧瑟霜林尽锦文,崖边数树半纷纷。临流摘得媥烂叶,拈取秋思向晚云。
有“奇构思”。写山野狂风:
奔云腾迅马,午叶乱鸣环。
片时妆黛变,神女过空山。
写溪水:
缥缈溪云映水飞,矶头凝睇思依依。如何探手澄波下,挈取奇峰一片归。
她取材写景,“能见他人之难见写他人之难写”。她的诗歌“语言通俗、生动、朴素,似乎随手拈来,不事雕琢,却显出意境的深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