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成长励志
从滕王阁回来,我想明白了4件事

从滕王阁回来,我想明白了4件事

作者: 梅妃爱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08:36 被阅读98次

前段时间,去了一趟南昌,登上了传说中的滕王阁。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跟司机闲聊:

“来南昌出差?”,“不是,来玩儿”,“南昌可没什么玩儿的”、“滕王阁啊”、“就那样,建议你们别进去”

不知道王勃听到这番话,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想想也对,如果没有王勃,没有他写的序。滕王阁,就是一座普通的建筑而已,能不能保存到现在,都很难说。

0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

到酒店放下行李,又迫不及待在街头品尝了南昌小吃,等我们赶到滕王阁时,已接近傍晚。

彼时,华灯初上,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烟雨迷蒙中的亭台楼阁,闪耀着五色光华。

从滕王阁回来,我想明白了4件事

很像王勃的一生,绚烂而又迷惘。

身为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从小就是耀眼夺目的天才:6岁能写诗,9岁写《指暇》批判颜师古注解的《后汉书》,15岁给当朝宰相写信针砭时弊,大获赞赏。17岁写《乾元殿颂》,受到唐高宗赏识,被授予“朝散郎”一职。

这是怎样的光芒万丈啊!

初入朝堂那几年,王勃年少得意,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这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可惜好景不长,做官没几年,王勃就因为一篇文章触怒皇帝,被逐出朝廷。后来,又杀人入狱,还连累父亲被贬。

那一天,他去探望父亲,正好经过南昌,正好参加了那场宴会,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对仕途心灰意冷的他,带着对十年官场生涯的反思,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写下名动千古的《滕王阁序》。

文以阁名,阁以文名。从此,滕王阁和王勃的《滕王阁序》,名扬天下。

然而,一篇《滕王阁序》,也耗尽了他一生的心力。

离开南昌不久,王勃不幸在南海溺亡,年仅27岁。

在短暂的人生中,王勃登上过巅峰、也跌倒过谷底。他把一生的精气神儿都浓缩在短短的27年里。

提及王勃,很多人羡慕他少年英才,也有很多人感慨他命运多舛、英年早逝。

不知道为什么,每每读到他的故事,我总会想起那首红遍美国的诗:

奥巴马55岁就退休了,特朗普70岁才当上总统。
有的人,看似走在了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了你后面。
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区里有自己的步伐!

每个人都自己的际遇,平凡如我们,没有王勃的天纵之才,也没名动天下的野心,但只要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细作,也算不负此生吧。

02 过度思考,是行动的绊脚石

说起来,这次南昌之旅,也是一时兴起。

自从和黄大夫、赵主任一起创立壹麦汉医百工坊,几乎每周末都要去工作室组织活动。

正好那个周末有点空闲,萧先生就张罗出去玩儿,连地点都是在地图上随便搜的。

“江西还没去过,那就去南昌吧!”

本来,我想着周末两天,千里迢迢跑那么远,太仓促。

可他一句话,就打动了我:余生最年轻的一天,不应该活得潇洒一点吗?”

也是,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余生最年轻的一天。最年轻的一天,为什么不活得任性一点呢?

从小到大,我们总被教育,做事要谨慎,要三思而后行。可这真的好吗?

好像一直以来,我们也误解了三思而后行的喻意。

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是鲁国的大夫,凡事都三思而行。在鲁国执国政三十多年,为人忠贞守节,勤勉自律,相当厉害。

孔子听说他是一个三思而行的人,说“再,斯可矣。”意思是,凡事思考两次就可以了,不要反复思考。

你看,连圣人都告诉我们:“凡事不要过多思考,想两次足矣。”

过度思考,会阻碍行动力,处理事情时会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而且,从中医角度看,思则气结,思虑伤脾,思虑过度的人,一般都有气血循环不畅,脾胃失调的问题,还容易失眠。

很多时候,人生是需要一点冲动的,在余生最年轻的一天,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就说王勃吧,如果凡事三思而后行,就不会落魄地路过南昌,应该也没机会写《滕王阁序》了。

03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

《滕王阁序》中,最出名的一句,应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今天的滕王阁是后人重建,周围环境早已发生变化。站在阁上远眺,没有落霞、没有孤鹜,看到的只有高楼林立。

但透过这两句,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当年王勃抬眼看到的那个窗外:

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晚霞染红了孤鹜的剪影,湖水与天空,都是一片金色,分不清彼此。

这大概就是文字的价值吧,景色不再,但心已到达。

我一直相信。能历经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东西,一定有其珍贵的价值。

文字如此,中医也如此。

就像我们做壹麦,也是希望能挖掘真正有价值的中医古方古法,让更多人知道它们、使用它们、受益于它们。

这一年,我们办中医讲座、做古法药灸、重新研发古方推出汉医香囊,教大家读黄帝内经,学会自我调理和养生。

从滕王阁回来,我想明白了4件事

一路走来,收获了很多惊喜和感动。

我清楚地记得两件事。

第一件事:前段时间,壹麦周年活动,有位家长分享了孩子这一年的变化:以前孩子抵抗力特别差,三天两头生病,感冒、发烧更是家常便饭。前年冬天她在家备上壹麦香囊后,奇迹出现了。去年流感季,别人都是一家子一起感冒,他们家从老人到孩子,一点事儿没有。

第二件事:一个6岁的孩子,因为感冒,已经咳嗽了3个多月,尤其晚上,咳得整晚都睡不好。北京各大医院都去遍了,就是不见好。妈妈来工作室咨询,黄大夫教给她小儿推拿,每晚睡前,给孩子推。只推了2天,孩子就不咳嗽了。妈妈特别激动:吃遍中药、西药都没解决的问题,没想到简简单单的推拿,就给搞定了!太感谢了!

你体会过这种成就感吗?

就是你只是做了一点点事儿,但却给别人的生活带去了巨大的改变。

04 生命质量,比长度和深度更重要

一篇文章捧红了一座楼,也穿透了历史的烟云,吸引着千百年后的我们。

在滕王阁,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历史的价值,也体会了岁月的无情。

虽然在短短的27年里,王勃绽放了生命的极致,他27年的成就,也远超很多活到77、87岁的人。

但是,他如果能活得更久一点,是不是能给我们留下更多惊喜呢?

所以说,生命的深度和长度,都很重要。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比长度和深度更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

这也是我们做壹麦的初心。

我们传承古汉医,健康自己、健康家人、健康身边人,不是强求每一个人都能长命百岁,而是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可以活得更有质量。

正如当年,柴静向雾霾宣战时所说:我不是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

往后余生,希望我们都可以:

在自己的时区里,健康、自由而通透的活着;

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持续深耕,可以偶尔任性、也可以偶尔冲动,但一定要坚持。
再就是,学会善待自己,其他的交给时间。

相关文章

  • 从滕王阁回来,我想明白了4件事

    前段时间,去了一趟南昌,登上了传说中的滕王阁。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跟司机闲聊: “来南昌出差?”,“不是,来玩儿...

  • 滕王阁20140819

    滕王阁 作者: 月满船 4 min read 0人收录 南昌因滕王阁而著名,现在更是城市的地标,也是因为滕王...

  • 江西行记——走近滕王阁①

    江西行记——走近滕王阁① 滕王阁这个名很早就植根在我的头脑里了,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大学时必背的《滕王阁序》 ,因为...

  • 江西南昌

    滕王阁,看了好多遍它五个朝代的变化。 从南昌回来,一周后考教资,刚好有一道,问滕王阁序的作者是谁?简直哈哈哈,我竟...

  • 滕王阁秘闻:又一部大唐文化悬疑力作

    滕王阁序大家想必是非常熟悉的,先有滕王阁,而后有王勃作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

  • 【游记】南昌市滕王阁

    正文 说起“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此阁是由于滕王李元婴(李渊之子,李世民之弟)思念故乡滕...

  • 《滕王阁序》(经典名篇)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

  •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

  •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

  • 会背《滕王阁序》,免费登滕王阁

    你去过滕王阁吗?你知道《滕王阁序》吗?你会背《滕王阁序》吗? 位于江西南昌东湖区的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滕王阁回来,我想明白了4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np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