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阅读史

我的阅读史

作者: 两个梨窝 | 来源:发表于2017-02-16 23:25 被阅读862次
图片来自花瓣网

一直想捋一捋自己的阅读史,但怕内心的无知被人看见。如今的我一样浅薄,但终于认识这一辈子就是要寻找和遇见自己,不断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所以今天就默默回忆,就是要让无知的自己让自己看见,让人看见,从而获得警醒的力量,促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1.童年时期

几番提笔几回搁下,因为遗忘的痛苦。当别人向我唠起自己童年生活的各个细节的时候,我总是淡淡地回应,仿佛自己直接跃过童年直奔青中年。写阅读史,不能避开童年。而我几经搜刮,童年美好记忆似乎没有。谁带着我踏进小学的门,这么一个重要的时刻,我没有记忆。

80年代初期,正是我的童年时期。父母亲忙于自己的农活,没有时间照顾我们,我胆小,农村中的谣言,说打防疫针会死人,我们小孩只要看到穿白衣的都远远避让。小学要过一座桥,桥上没有围栏,有几块石板摇晃,每过一次我心纠一次。小学上厕所,那木制的高高的坐板,居然让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掉了进去,吓得我上个厕所也要胆战心惊。是不是小小年纪所有的心力都去应付这些恐惧了,至于仅有的几次阅读的片段也是零碎的。

记得小人书是有的,我看过什么,却没有印象。脑里从来也没有爸爸跟着我一起看书的情节。书,在那个年代是稀缺产品。那时农村有个传统,大年除夕夜,每家的成年男子相邀一起到邻村人家门口唱祝福词(我们方言叫唱篾字),唱到哪家,主人便会很高兴地拿出一些水果瓜子花生相待,我们小孩都等爸爸早点回来,能有好东西吃。

2.青少年时期

小时候大年初二会到外婆家,六个阿姨表兄表妹都聚到外婆家,一大桌子吃饭,饭吃了之后,打牌聊天。那时候的歌曲,就是《粉红色的回忆》《你潇洒我漂亮》。

1987年9月读初中了,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妈妈给我买来一台8848牌的收录机,说是为了学英语要听磁带,其实就一盘磁带,怎么会一直听。于是打开了收音机,便打开一个新世界。听过广播剧《西厢记》,自己看过的书有《再生缘》《说岳全传》,家里有几本爸爸买的书,《薛刚反唐》《隋唐演义》等其他书。

还记得爸爸在空闲之时会给妈妈讲一些故事,我们也在听,孟丽君的故事或是薛刚反唐、杨家将等故事。

1990年9月到了高中阶段,没有读什么课外书,就读个四大名著,却在把大把大把的时间在做两件事,一是听更多的广播节目,有《空中立交桥》《闽南语节目》《今晚八点半》《午间半小时》等,一是抄写歌词,特别是一个电台节目《你唱我和》,有教唱流行歌曲,并且用慢速度念歌词,让我们拿笔写下歌词,像《追梦人》《花瓣雨》《潇洒走一回》。

高中阶段听广播时《空中立交桥》的主持人钱峰被誉为“诗小姐”,她经常朗诵诗,由此,我也开始喜欢读读诗歌,像汪国真的诗,还有席慕蓉的诗。从高一开始,结交笔友,那就会写信,有说不完的话,一封信,肯定是要打草稿然后认真誊写的,有时候,会学着引用汪国真等诗句。

三、两年大专

1994年9月—1996年7月,在一所大专院校学习,读的大部分是文学书籍。

国内小说看巴金《家春秋》、老舍《四世同堂》《龙须沟》,路遥的作品,金庸小说和琼瑶小说,三毛等。

外国小说《大卫·科普菲尔》《巴黎圣母院》《简·爱》《约翰克里斯多夫》《基督山伯爵城堡》《红字》《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等。

戏剧看完《莎士比亚全集》。

印象深刻的是《平凡的世界》,当田晓霞死去的时候,我也痛哭,为美好的情感不能团圆而深深遗憾,或许孙少平就是我的精神力量。看了路遥的其他小说《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等,还看了路遥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深深为他的逝去遗憾着,这么好的一个作家。

《简·爱》是深深影响我的第二本书。书中的简·爱追求精神独立,大胆追求爱情的给我带来很大影响。

因为爱听广播,而喜爱主持人,买了很多主持人的书。杨澜的《凭海临风》、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倪萍的《日子》。

四、工作二十年

第一阶段:1996.9-2007.7,这十一年,爱大量的专业书籍,但文学书籍的阅读成了点缀,不知道提升自己多么重要,掏空了自己,也是懒惰,也是没有内在驱动力,没有从书中汲取营养,真是憾事。

这期间,看了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史铁生系列,《诗经》《论语》《世说新语》《古文观止》,李敖《回忆录》、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叶辛《孽债》,韩良露的《超越自卑》,鲁迅《杂文全集》、《张爱玲文集》、《苏青散文集》,汪曾祺、《苏东坡传》、叶嘉莹系列、周振甫系列等书籍。

还阅读了《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静悄悄的革命》等教育书籍。

第二阶段2007.8—2017.1这十年,陆陆续续进行了主题阅读。

阅读了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观看了一些写作教学的视频。

观看了葛红兵《成为作家》视频教学,明白了写作是一门手艺。

阅读了管建刚的作文教学系列——《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学故事》,管老师的作文教学比较接地气,可借鉴并运用。

又一次阅读了王鼎钧的《作文三书》《讲理》,还是偏理论,实践有点难。

又一次阅读了叶圣陶的《文心》,实用性较强,好书一本。

阅读了创意写作书系:《冲突与悬念:小说创作的要素》、《成为作家(创意写作书系)》《情节!情节!——通过人物、悬念与冲突赋予故事生命力》,了解到写作确实应该成为自己的技艺。

阅读了有关阅读、学习系列的书籍。

《私人阅读史》《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如何高效阅读》《阅读的力量》《阅读的危险》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学习之道》等。

阅读了有关思考类书籍——《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让职场新人一生受用的逻辑思考力》《思考,快与慢》《轻松学会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思考的艺术》《批判性思维工具》《思考的技术》,这些书籍中无不例外地提出了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书中所指出的思维上的毛病和缺点正好是说给我听的,完完全全的中枪。突然悟到自己一向只乖乖地汲取知识,忘了批判与创造。明白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但“思”从来没有真正的实践过,只停留在表面上,缺少思考的行动力。阅读到这些批判性思考的书籍,想起曾经十多年前的看过的六顶思考帽,可惜没有运用。对自己的警示:多思考,多进行批判性思考。

阅读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沟通方面的书籍。

李笑来《把时间当成朋友》、叶武滨《善用时间》,《要事第一》,[瑞典] Staffan Nöteberg《番茄工作法》,让我养成了每日三事的习惯。

阅读了知识管理专家萧秋水的专著《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懂得了愉悦生活的重要性,懂得输出的重要性。

阅读了《沟通的艺术》《学会提问》,明白了提问、沟通是课堂教学的必备能力,必须要努力学会。

阅读了有关汉字溯源的书籍。

读过《汉字王国》《汉字密码》《认得几个字》《流沙河认字》《文字侦探》,与孩子讲讲字的故事,好玩有趣。

阅读了心理学系列。

《心理学与生活》《少有人走的路》《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入门书籍。

还有看了大量的杂志。

回顾看过的书,太少了,也都比较浅显,像哲学类、有深度的文学类作品,很多看不懂。人到中年,职业生涯迈入停滞阶段,如此迷茫!希望再寻求一次突破,希望得到督促,擦亮自己的双眼,迈向更有意义的学习之路。

相关文章

  • 我的阅读史  —阅读,伴我行(终稿)

    我的阅读史 —阅读,伴我行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朱...

  • 我的阅读史

    遇见你真好 1981年,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煤矿区---河南三门峡陕县支建...

  • 我的阅读史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村庄。村子比起周边的略大,所以有一所小学,小学的时候除了课本,没有课外书可读。认字以后,...

  • 我的阅读史

    对我来说,真的没有什么阅读史,读过的书目可以用手指数过来,少得还真可怜。 虽然是个80后,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庭生...

  • 我的阅读史

    我在网上看到过很多令我尊敬的教师前辈们写的“我的阅读史”,比如王开东老师、蔡朝阳老师,闫学老师等。他们都有很长很长...

  • 我的阅读史:

    阅读,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但我读过的很多文章书籍都忘记了内容,这让我曾怀疑过阅读的意义,但...

  • 我的阅读史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看书,从最简单的有趣生动的绘本开始,最后慢慢的看到了一些深奥的文学书和科幻小说,不过它们都有...

  • 我的阅读史

    从小到大阅读就像一位明星一样,而我当然就是他的小粉丝啦!在我懂事的时候我就已经对他很疯狂得追求过了,现在回想...

  • 我的阅读史

    从小到大,阅读是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阅读扩展了我的课外知识,阅读使我的字词积累丰富,阅读会使我变得睿...

  • 我的阅读史

    阅读使人充实。 —— 培根 01 从小就喜欢看书,从多小开始?我的印象中是五六岁。五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阅读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qk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