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从李天明炒股说起,李天明大学里学的是财经专业,但毕业后进的是民政局,那时大学生比较稀罕,进了单位大都安排在秘书科,为领导写写文稿,为单位写写宣传,虽然后来也涉及到帮扶资金的发放,但他的专业毛也没派上用场,这让他的心里有些失落。
其实他也不喜欢和钱打交道,学财经也是父母老师的主意,他喜欢和人打交道,做有挑战性的工作,比如记者、律师之类的,虽然大家都认为他的性格太闷,不适合那种抛头露面的事情,但他自认为自己的思辨和逻辑能力是长项,看问题很准,只不顾懒得和别人说而已。
而且他从来不是一个安分守己人,工作之余涉猎很广,看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书,学了很多不着边际的知识,比如法律、中医、养生、考古、历史、心理学等等,还有社会上很多时髦的玩意,基本上三脚猫的功夫都会点,有些冷僻的知识点,和小城里的专业人士有的一拼,关键时候能出点子,能想办法,能解决问题,圈里人称小诸葛。
正因为学的是财经,股市、债市、金市、汇市等等,李天明还是十分关注,也是小城里较早进入股市的那一拨人,李天明记得很清楚,开户的那天是1997年3月的最后一天,星期一,当天的收盘价是1234点,这很像是跑步出发前的一声发令枪。
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李天明也想大干一场,相比那些土包子,他可是响当当的科班出身,放眼全国的股民,真正知道其中巧槛的人不多,就像赌桌上,一群碰运气的外行,和那些赌场老手赌,谁输谁赢还不是明摆着。
除了上班,李天明每天一下班就听收音机里的股评,看城市晚报和沙江晨报,分析股市行情和个股走势,并且自己进行模拟炒股,确定买入的时机和价格,再根据市场的走向,决定卖出的时间和价格,基本上是赚多亏少,很是激励士气。
“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1996年底发生股灾,股市一泻千里,正是大家恐慌的时候,李天明盘算着去证券公司开户,可惜自己成家不久,手头没有多少余钱,等到了年底,单位发了点奖金,加上过年时父母贴补的几千元,差不多小一万的钱,可以到股市里小弄弄了。
这些钱虽然揣在李天明的腰包里,但李天明没有马上入市,倒不是股市的原因,主要担心被老婆盘问,那个年头发奖金的不多,很多人都象李天明一样,私藏起来手头活络一点,但保不齐就会暴露,也可以拿出来交差,免得家里鸡飞狗跳的。
等过完了年有一段时间了,老婆也没有问起过,李天明觉得没问题了,便凑了中午的时间,骑自行车去了证券公司,等办完手续,已是交易时间,大厅里是人满为患,散户们都围着那几台交易的机器,但基本上都是围观的,每一台机器前面都有一两个“高手”,在高谈阔论指点股市,但真正下手的不多。
因为要赶着回单位上班,李天明很快在角落里占了一台机器,眼前的k线图十分的熟悉,但实际上一次也没操作过,琢磨了约十来分钟,一步步将脑子里的东西复盘到机器上,然后盯上了早已看上的长虹股票,实时绿盘价格37元,李天明认为还有一波下跌,直接输入了35元的买入价,满仓下单300股,然后急匆匆冲出证券公司,骑了自行车赶回了单位。
接着的一个下午,李天明很是忐忑,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一下班就冲到证券公司,大厅里寥寥几个人,李天明打开了当天的行情,固然如他所料,2点前有一波杀跌,最低34.4元,下的单全部成交,2点过后出现大幅反弹,收盘直至涨停41.3元,一下子赚了1800多元,李天明捏捏了拳头,差一点叫了起来。
出了证券公司,李天明屁颠屁颠去了菜场,买了平时舍不得吃的大明虾,心里美滋滋地回了家,亲自下厨房,边烧边哼着小曲,弄得老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李天明,李天明不敢露出半点风声,只是说稿子被领导表扬了,晚上,李天明在被窝里又乐了一阵,差一点被老婆踢下床去。
接下来的日子,李天明的情绪就随着长虹的涨跌起起伏伏,好在趋势一直在涨,到了5月份,长虹10送6股,李天明账上有了480股,股价有些回落,等到了6月份,长虹回到了40多元,李天明果断抛出,前后一算大赚一万元,初战告捷。
然而股市有铁律:七个亏二个平,赢得那个是庄家。李天明的科班出身并没有帮上他多大的忙,他要面对的不是那些普通股民,而是那些机构和大户,他们团队的智商、手段,不是普通股民能够匹敌的,即使是机构和大户,在坐庄者面前也是无情的被碾压,掀翻庄家的情况很少出现。
最主要的是李天明不能时时刻刻盯着股市,能利用的只有中午的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而且还经常被事情给耽搁了,电话委托的话,办公室里还有其他人,根本不现实。因此,经常有一搭没一搭买上一次,基本上都套在里面,关键是还不死心,有点钱就往里扔,希望那天股市暴涨能捞回来。
千禧年买房子,原本可以把股市里的钱拿出来付一部分,但根据李天明当时的判断,房市不温不火,预期不会有大的波动,而股市经历了1999年的低迷,世纪之交之年会有一波行情,已经有人卖了房子入场炒股了。
于是,李天明提出把那套闲置的房子卖了,其余的钱公积金贷款,其实里面的关键是,李天明的老婆并不知道他在炒股,也不知道他投了多少资金,要是他拿了出来,他老婆一定会刨根问底,到时就难收场了。房子最后卖到了八万元,按当时的行情应该还可以。
千禧年的股市正如李天明预料的那样,大涨了近千点,李天明账面利润也小赚了一笔,随后进入了低迷期,李天明的股票又被套住了,而房价却并不像他预测的一样,一年比一年高起,到了2003年,李天明卖掉的老房子已经升值到了24万元,比原来的价格整整翻了两翻,卖房成了他的硬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