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与瓦格纳的相遇是在1868年的莱比锡。瓦格纳和科西玛已经成为了情侣,他的创新才能让尼采极为欣赏,两人结下友谊。瓦格纳在离卢塞恩不远的特里布,尼采与他关系很近,还跟科西玛定期通信,因为瓦格纳的影响,尼采也有了几年创作高峰期。 1872年他将第一部作品《悲剧的诞生》题献给瓦格纳。这位出生在一个路德教牧师家庭,5岁就成了孤儿的青年时期在德国过着漂泊的生活。一次徒步旅行后他从普夫达中学进入图林根州的伯恩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哲学。1869年博士还没毕业他就从讲师被晋升为巴塞尔大学副教授,学术前程近在咫尺。
1876年秋32岁的他第一次踏上意大利的旅程,同行的还有哲学家保罗·里和巴塞尔的学生阿尔贝·布伦纳。他们从热亚那乘船到达那不勒斯,这个热闹的意大利大港口人满为患,也让来自北方的尼采留下深刻印象,南方拉丁人就像耀眼的阳光。朋友玛尔维达·冯·梅森堡男爵夫人把鲁宾纳奇别墅租给了他们,创建了一个良好的思考、写作场地。别墅有美丽的露台和花园面朝世界上最美的海湾,这里成了尼采的灵感之地,整整六个月忘我工作。这次旅居还安排了集体读书会、庞贝和卡普里岛的游览。他还请了位那不勒斯的医生为他诊治脑部的肿瘤。瓦格纳夫妇来访让他非常高兴。但后来瓦格纳强加给身边人思想令他越来越无法忍受,最终导致了关系的决裂。
意大利的旅居生活让尼采思考更多。1879年在巴登经过治疗后回到马里昂巴德和瑙姆堡的母亲家中度过最美的季节。1881年春他回到热那亚,在一个宅邸的阁楼里过着苦行僧般生活。次年夏天,被高山气候吸引的尼采和加斯特一起在意大种蒂罗尔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只身前往瑞士格劳宾登州锡尔斯-玛利亚,这里海拔一千多米处有迷人的席尔瓦普拉纳湖。1882年4月尼采乘坐帆船前往西西里岛,期间遭遇了一次暴风雨。
偷闲之旅结束后,尼采回到罗马和保罗·里、玛尔维达重聚,玛尔维达把他介绍给了露·冯·莎乐美,这位富裕的俄国年轻女贵族、会讲德语,容貌出众。两人相见几周后开始了美妙的情感。尼采坚信自己钟爱这位美丽的外国女士。但两度求婚都被明确拒绝了。尼采因此深深受伤,两人关系也走到了尽头。
1888年是尼采在尼斯的最后一个冬天,他去歌剧院为《卡门》喝彩,随后去了加斯特为他推荐的城市都灵。尼采是一个孤独而没有好奇心的旅行者,虽然对于身体欠佳的人,漫长的旅程对健康也是一种消耗,不过他依然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并且在瑞士意大利和法国的旅途中完成了大部分的著作。这位现代哲学先驱既不追求成功,也不在意别人的认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