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百贝小尘老师和她的朋友们简叔和他的朋友们
西方哲学脉络随笔(18)——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发端及其思考

西方哲学脉络随笔(18)——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发端及其思考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0-07-06 06:02 被阅读0次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十四世纪末期肇始于意大利北部,十五至十六世纪迅速向北蔓延到整个欧洲。

01

“复兴”之义,衰落后再兴盛。《韩诗外传》卷八:“昔者周德大衰,道废于厉,申伯、仲山甫辅相宣王,拨乱世反之正,天下略振,宗庙复兴。”

我国唐宋年间有著名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一次小规模的复兴运动。

它最早由唐代大文豪韩愈发起。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衰微,政风颓废,导致文风虚浮,内容空洞。古文运动名义上是复古,提倡古文,反对骈文,实质上是要复兴儒学,发扬儒家济世救民的责任担当。可惜成效并不明显。

到了北宋,欧阳修带头掀起一次新的古文运动。他们针对晚唐以来的不良文风,号召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提出文道统一,道先于文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倡导文学要反映现实生活,反对为文而文的绮靡晦涩之风。

唐宋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就是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

说到“文道统一,道先于文”的观点,不禁不吐不快。当下网络水文、套路文章、公号八股甚嚣尘上,多少人急功近利,趋之若鹜。

作为自称写字的人,是不是应该多一点敬畏,多一份自律,多一点责任呢?当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后代重新翻开这段历史,面对我们的种种不堪,深埋地下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心安理得呢?也许现在越成功,越有可能遭到后世的耻笑吧。

02

欧洲中世纪长达1000年,被不少后世的研究者贬为黑暗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缓慢,天主[]教成为绝对的中心,基督信仰左右欧洲的文化教育和政治。

虽然在中世纪的两端,分别有圣奥古斯丁和圣多玛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欧洲传统的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进行融合,但其实质是以基督[]教义为中心,使希腊哲学服务于基督[]教教[]义。

基督[]教教[]义的核心乃是无条件的相信神。神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批评,人们必须服从神的旨意,听从教[]会的指引。教[]会的权力渗透到世俗的各个领域,并严酷排除异己异端,压制人们的理性。理性只被用来证明信仰的正确。

但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特别是科学的进步,对教[]会的权威发出了实际的挑战。天文望远镜、罗盘、火器与印刷术等技术发明,极大的撼动了基督[]教的学说。

有了天文望远镜,天文学取得飞跃式进步,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教会不再能垄断识的传播,理性的声音得以更方便快捷的扩散开来。有了罗盘,使航海探险成为可能。火器的发明大大提升了欧洲军队的军力和国力。

到中世纪末期,技术的进步大大提升了贸易活动的规模和广度,货币经济与银行体系的发展更是对经济发展推波助澜,于是各城市逐渐繁荣起来,造就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渴望平等和自由,成为要求冲破教[]会和贵族既得利益集团的重要力量。

从统治阶层内部来说,圣多玛斯的时代过后,原本铁板一块的的天[]主[]教文化开始出现分裂,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哲学与科学逐渐脱离教[]会的神学,使得理性思考的空间变得比较自由。

前面我们说过,希腊的古典文化在南方的阿拉伯文化和东方的拜占庭文化中,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和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重新将希腊古典文化的三大支流汇合到了一起,形成了新的浩浩荡荡的大河。

03

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历史上的复兴运动,都是和复古联系在一起,而且都是在社会发展颓弊的时期。

东周末期,孔子提倡克己复礼,就是要回归西周的礼乐制度,唐宋的古文运动要重扬传统的儒家文化,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要重振希腊古典的理性。

看来治疗时弊的药方,根本还在各自的传统文化里面,特别是外来的文化很难单独成为一剂良方,新文化运动、四[]清[]运动和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统治都是贻害匪浅。

占主导地位的还应该是本土经典文化,然后辅之以外来的文化,君臣佐使各居其位,共同作用,才能生机盎然,茁壮成长。千万不可脱离生我养我的土壤,让所谓的外来先进文化反客为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脉络随笔(18)——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发端及其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sb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