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思‖读经典(16)

作者: 身后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4-30 22:02 被阅读184次

在随思‖谈读书(12)谈到人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今天谈一下读什么书,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作出回答!

随思‖读经典(16)

每个人的回答都是可行的,但我觉得在读书的问题上有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也是读书人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书值得我们去读,而且还必须去读!

我认为提高阅读的兴趣,提升阅读内容的质量,就在于提升阅读的价值。而最有代表性的,最精髓的就是阅读“经典"。

阅读的经典是什么?

随思‖读经典(16)

从理论上讲,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随思‖读经典(16)

关于什么是经典,我很喜欢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给出的一个定义。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怀着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什么是先期的热情?就是说你还没读这部经典就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热情,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提到阅读经典就开始激动,我觉得这个民族可能就有希望了。

想想就激动,如果一个民族的人民提到阅读经典就开始兴奋,意味着这里的人们所拥有的文化和思想有多深厚和多元,预示着他们的未来也充满希望。在我国,古今中外,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打磨的作品。大浪淘沙,百炼成金,成为传世经典的著作并非少数。《论语》《春秋》《战国》《孟子》《老子》《庄子》等,是经久不衰的诵读经典,是华夏文明的瑰宝。纵观历史长河,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到楚辞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耳熟能详的《孔雀东南飞》到脍炙人口的《唐诗三百首》,还有大量的宋词、元曲和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小说等经典作品流传至今。

随思‖读经典(16)

在当代,鲁迅、矛盾、巴金、老舍、张爱玲等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精食粮。

随思‖读经典(16) 让我们细读经典,读出阅读的乐趣,读出砥砺前行的勇气,读出精神的力量,让阅读经典成为我们读书的习惯! 随思‖读经典(16)

相关文章

  • 随思‖读经典(16)

    在随思‖谈读书(12)谈到人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今天谈一下读什么书,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

  • 随思【16——20】

    序:原本只想传播正能量,可这世界就日本作家太宰治所说的那样,太虚伪。 (16)为数不多的挚友?可什么算挚友? (1...

  • 随思‖读《围城7》经典语录(37)

    到今天为止,读《围城》已分享完毕。细细品读,有些章节令人回味,有些句子让人难以忘却,特摘抄下来,算是经典语录! 一...

  • 读哲随思

    哲学的意义在于追求对人生不一样的理解,寻求并创造出新的意义,意义就是人生的某种获得感,如“西西弗斯的意义”;...

  • 读者泣下谁最多,稻香泪洒留伤痕(古风)

    ——读简友劉姐的经典诗章《马航失联(情殇)》 二O一四春天晨, 马航失联人断魂。 自从初恋随航去, 红颜无日不思君...

  • 《基督山伯爵》

    经典就是经典!要读还得是名著! 这几天,在微信读书上读《基督山伯爵》,读得入迷。 今天读到第16章《意大利学者》,...

  • 读人类简史随思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无论在远古时代还是现在,都在不断产生各种竞争。 虽然我们不会因为老弱病残简单粗暴的夺人生命。...

  • 随思‖读《围城》(31)

    有人说《围城》是一部新《儒林外史》,因为里面尽是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剖析;有人说《围城》秉承西方16世纪以来流行的流浪...

  • 通圆

    读经典 写经典 裴洪顺书 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文心雕龙·明诗》。 解释:诗歌有...

  • 2022-04-08光印随思16共读一本书

    20220408光印随思16共读一本书 4月份,对于读书人来说是比较特殊的,因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机构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思‖读经典(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cb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