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一些观念-元学习课

作者: 喝杯好茶 | 来源:发表于2017-04-04 23:27 被阅读92次

    元学习课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但是每次听课后都能有巨大的收获。在所有关于学习的论述里面这个课的对我而言意义重大,其中的一些收获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改正一个错误观点,学习技能要从懂原理开始。

    不管是学习走路还是学习做菜,如果从原理开始的话,估计是永远学不会,走路和做菜包含很多物理知识,比如说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定律,刚这个就够喝一壶的了。

    对于很多想要学习一门技能的人成功后的人在回头看自己的学习之路,总觉的自己学的不系统走了很多的弯路,虽然他们自己是直接从整体开始学的但是却不想让后来者也走这样的弯路,可是这样真的是在为初学者考虑了吗?首先来谈谈什么是从整体开始学吧?很简单,就是直接拿来用。对技能采取的是取得的态度,而不是学会的态度。

    现在的很多教材都是上来先开始大篇幅的讲原理到最后踩稍微讲一点点实践,也就是先讲WHY,最后讲一点点HOW。

    这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灰色的理论既枯燥又乏味,而且原理的篇幅还不小,这样无聊又苦逼的开始当然会使人自动就走上从开始到放弃的路程。

    那么真正的学习技能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三个方面拼图理论、成就感、重复训练。

    第一:拼图理论

    学习的两种方式,登山式和拼图式

    登山式认为要从基础大牢固才能学习但是容易力竭而放弃‘。

    拼图式则是先有边框,然后再往中间填东西。

    第二:成就感

    如果没有成就感等于很快就放弃。做事肯定就有反馈,而有挫败感的反馈系统很快就会奔溃。

    第三:重复训练

    重复训练可以形成肌肉记忆,通过增加使用次数自然而然就懂了。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最后,用游戏化迷上学习。

    游戏化三部曲:

    执行&获得

    熟悉&掌握

    奖励&沉浸

    先让你通过执行这个得到那个,甚至可以得到奖励。第二熟悉大部分的游戏原理后用这这些原理攻城略地,当你无聊的时候开始随即出现奖励。

    快速的把东西拼出来,拼出更大的东西,公开并分享获得成就感。

    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真的不用好好打基础吗?

    这句话既是对的也是错的。因为人是左脑右脑两个模式,左脑注重逻辑分析与细节,右脑注重全局观。比如学画画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开启左脑的分析模式,但是不具备绘画的功力,所以会一直自己绊倒自己。

    五天学会画画,就是对这种拼图学习方式的一个解释,有趣的是我之前学习到的方法是李笑来的学习方法。那就是习得那个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琢磨清楚相关的方法论。最后弄清楚它们的关系。

    李笑来在书中关于概念的学习提到了这样一个说法,概念是否理解并不重要。那些将要通过学习、理解、应用、练习等手段消化吸收的概念只要一字不差的记在脑子里,达到可以随时调用的程度。通过随时调用的高效率可以大幅度提升使用它的次数,从而快速的提高“累积应用次数”。

    当初我对“累积应用次数”这个概念是模糊的,不太明白也不理解为什么要去积累应用次数。今天学习了元学习课程以后也发现老师提出在未达到学习技能水平的60%以前,原理基本用不上。

    不懂原理也照样可以做的很好。直接掌握这件事的套路然后上手做,遇到A问题了就用A方法,遇到B问题就用B方法,一种不懂原理也能学的从上而下的技能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最出名的实践者就是《每周工作四小时》的作者。他为了证明这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专门拍了一个纪录片叫做《全能星人》。蒂莫西·费里斯的学习能力简直太强悍了。

    仔细看了他每周的学习过程以后,我惊为天人。他的学习方式给人感觉很取巧的,对认为不能走捷径人来说是非常不能接受的。但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我认为这种偏见是因为那些学习程度超过60%的人,就像元学习的老师所讲的,他们觉的自己当初的学习走路很多弯路,觉的自己当初基础没有打好。

    实际上这句话既是对的也是错误的,因为我也承认基础确实非常重要。尤其走到后期,基础基本决定了你学习的玻璃顶。

    但是在60分之前,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60分节点这个要素,决定了你是先行动后知识,还是先知识后行动。

    一直在学习学习,一直到今天。我终于总结出来了自己学习的方法,就是一句话,找关系!

    找关系的过程中,你必须清晰、正确的掌握概念的意思和相关方法论。这样才能把概念直接的关系理清。

    找关系的过程中,自然也完成了记忆,上一篇文章写道记忆宫殿或是那些记忆技巧都只是记忆捷径而已。其实,说到底它们都不能算捷径。这方法有效是因为它迫使你思考,它迫使你往更深层次去想,让你更加专注。这个过程自然而然就会记得非常清楚,甚至不用刻意的去记忆。

    找关系也是一个用的过程,关系不仅是概念之间的关系,更是要理清概念和自己的关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与实践的关系。

    找关系一定要自己找吗?在我看来不用,元学习课的老师就提出来60分之前的学习方法。

    1、挑选高频小套路。秉持【取得】技能的心态

    2、练熟-提取-教别人。快速取得成就感最重要

    3、小套路兜出中套路。【野路子】不需要他人的认可

    如何找到高频小套路?找行业里比自己厉害十倍的大牛。如何鉴别这个人是大牛呢?就问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如果他的回答是跟坚持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么可以判定他确实是一位大牛。

    这种高频小套路其实就是一种高手踩过无数的坑后总结出来最高效的概念之间确定的最有效的联系,这种不需要自己再去分析踩坑就能得到的正确关系对于学习本身很有益。

    根据大脑无法用未知解释未知的原理,通过反复实践高频小套路来达到肌肉记忆,这些肌肉记忆又可以作为已知来解释后面的未知,学习效率就是自己找关系的十倍。

    最后总结:学习的本质就是找关系,依据一切的学习和努力都是为了:一解释问题,二解决问题,三预测问题。那么这种找关系的能力不仅仅在技能的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效率,在自己世事洞明的过程中也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效率。当然找到关系的前提是,你拥有足够的清晰准确的概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罐头先生又来了:斯科特·扬的《如何高效学习》已经说过了,学习不是单纯记忆,他认为有意识联想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会记得更牢学的更好,知识并不是孤立的,他在书中举出很多类比联想方法。
        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也有类似观点,把抽象知识联系到现实记忆现象会更容易理解。
        罐头先生又来了: @喝杯好茶 记得李笑来说过自己年轻时“学会学习”受益良多,他创建公众号取名为“学习学习再学习”,含义为学会了学习再去学习。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我们对自己行为的认知,自己思维方式的认知,学习方式的认识并且有意识的修改策略。聪明人的元认知比一般人的高,他们会定期总结反思自己的行为或方法进行改进,我观察到同事在做日报周报的时候,发现他们态度是敷衍的,他们也许被迫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但是他们不会思考新的策略方案改进现象。我认为“学会学习”是通往财务自由之路的根基,因为这是个知识时代比的是脑力。
        喝杯好茶: @饥鸟 我最近对学习的感悟跟之前也有不一样了,所谓的联想实际上是在找熟悉和不熟悉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有助于提高理解速度和减少记忆量(变相提高记忆速度),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 神梵寺:找关系是不是概念之间网络关系?
        喝杯好茶:@祥鑫睿 对 既是概念之间的概念,也是概念自己本身概括的关系

      本文标题:学习的一些观念-元学习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dg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