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统治几百年,形成一定的威势。人们的心里固定成一定模式,天下是刘家的天下,外姓当权,就是叛逆,就是反贼,就是大逆不道。关于这一点,毫不讲理。
王莽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行,成了短命王朝,还被冠以王莽篡权。赵匡胤和王莽有相似之处,赵匡胤就不是。
刘秀就凭姓刘,仅仅以一句恢复汉室,很容易把王莽打趴下了,又做稳了几百年。后来又出了个刘备,还是老调重谈。这一次有点不同了。一部分人开始半信半疑,为什么天下姓刘,我就不信这个邪。但还有一部分人仍然盲目崇拜。无论如何,总算有人怀疑了,所以刘备的幌子虽然有点作用,没有刘秀的灵了,恢复汉室也没有那么容易了。最后只能三分天下,偏居一隅。
孙权世世代代偏居江东,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一定的威势。当天下慌乱之际,凭家室余威,理所当然地也能分天下一杯羹。
曹操就不同了。曹家算什么,狗屁都不是,就是“曹”字还是借来的,好歹曹家还是朝中的奴才,你夏侯家算什么东西,也敢企盼天下,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好在有个谋士看出了端倪又不好直接说出口,怕惹曹操生气,便委婉地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说白了,就是借刘家的余威,你曹家不行,老百姓不认可。其实曹操是何等聪明,只是嘴上不说心里明白,借就借吧,只要能成功,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天下就是这么个现状,老百姓就认这个死理,总不能统统都杀完吧,杀完更不行,那还夺什么天下。其实这时候的天子还能不能号令天下,还能不能为天下谋福,只剩下一个姓刘的外衣了。所以在刘孙曹三姓中,曹姓最不利,处于最劣势。曹操手里是一把最烂的牌,却打出了精彩。
纵观历史观点,除了近来的毛泽东鲁迅正眼看待曹操,哪一个不是斜着眼睛看曹操。至今某些地方戏里的曹操还是被化成白脸,白脸奸臣不知道喊了多久,也不知道还要喊多久。
老子英雄儿好汉。凭什么。虽然有遗传,还有变异呢。何况这里的遗传也只是生物学上的遗传,并不是人品,才能,家室,历史的遗传。凭什么说老子英雄儿子就是好汉了。其他不说,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的朝代,开国之君确实是好汉,如果按照这一说法,他们的后代应该都是好汉,可事实证明,到后来他们的子孙哪一个不是怂包,不仅弄丢了老祖宗的江山,就连卿卿性命也丢了。
鲁迅说很早就说过,中国老百姓脑子里有点贵恙。我看不是一点,是病得不轻。富家子弟话多是口才好有出息,穷家孩子话多是瞎吹牛不着调。富家子弟的不善言谈,被冠以沉默是金,贵人言语贵,将来有大作为。穷家孩子的不善言谈,则是哑巴,没能力不成器。相同的一种行为,评判的结果迥然不同,实际上并没有相同的评判标准,只是评判的嘴皮子不一样罢了。
真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人间真面目,只缘身在穷富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