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的好坏,和你自己的关系最大。所有我们想拥有的东西,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最快并且最满足地得到。
坚持这个词,最早从我的父母身上学到,践行它的伊始,在我高考失败复读那年夏天。那时候每一天都承载着莫大的压力,头发大把大把地掉,生理期从未准时过。内心渐渐变得细腻和温和,看到一片落叶也会产生一些感触。
仿佛即将到来的明天会是末日一样,每时每刻都充满着深切的胆怯和忧虑,为了排解压力,听很多的歌,夜晚总失眠便开着小夜灯看杂志。
总是从无边的落寞中救赎自己,直到后来上了大学,才渐渐释然。
难熬的日子里,好在自己坚持了下来。
02
一开始去到大学也茫然和无措,微博的存在让我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追随着别人的脚步,我开始渐渐向自己期待的样子走去。
我之所以成为如今的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把写日记和读书这两个习惯一直坚持做着。
写日记是从14年,也就是我大三开始,最初只是记录生活里的小细节,每天做了什么事,几点起床,几点去图书馆背日语或者英语等。
日常的记录每天有目的地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不仅充实而且高效。正是靠着小小的自我安排,在大学的考试从没挂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会计从业资格证,计算机二级等,都是一次性通过,那时候同宿舍的姑娘甚至笑称我为考神。
写日记不单单只是记流水账,你会在这个过程里看到自己的成长,缕清自己的时间安排,虽说我没有系统地去研究过时间管理,但是这个方式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会最大化利用我们的时间。
如果长期并且认真地去做这件事,就会渐渐有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的概念。
大学里的考证以及比赛等短期事情,依靠记录我都完成得不错,而长期目标,也是在写日记的一开始就考虑过。
那时候就定了三个目标:写作、读书、工作,完成期限为三年,事实上只有两年多。其中工作方面已经实现,而写作和读书也一直在进行中,并未达到当时的预期,因此还在努力,而工作,也拟定了新的目标,下个阶段就会做出改变。
14年年底写下的计划你不得不承认,潜意识是可怕的,当你定下了你的生活目标时,哪怕你早已经不记得你写下的这些,但是你在做任何决定时,总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就好像我是在16年的时候翻出了日记本才偶然发现我曾经写下的这三个目标。
你记录下来日常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在跟进自己的目标,这个过程里有反思,有肯定,它所起到的微妙的影响一开始你自己并不会觉察。
03
而读书,也是从14年11月份开始,也不记得是为什么注册的豆瓣,加入以后就关注了一些人,其中有鼹鼠的土豆以及苏辛,她们对我的影响最大。鼹鼠的土豆主攻书评,因为她的引导和启发,我在看完从同学书桌上随意捡起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后,便自主在豆瓣读书页面写了书评,后来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看完以后也会写书评,慢慢地认识一些编辑,第一次约书评就成功。
写书评频繁的期间是大四实习的时候,那时候自己一个人来到上海,没什么认识的人,也没什么消遣的活动,就一本本约书写评,越写越多,如今成为了新浪微博书评人。
坚持去做的概念并不是持续去用错误的方法不断跟进某件事,也不是一直追着一件方向错误的事情不放,而是用能力范围内最高效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如果一开始这件事看上去不那么正确,你也可以努力让它变得正确。
读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因为比它有吸引力的事情太多了,可能去吃一顿大餐获取的效用都比读书大得多。
而且我们所处的时代,快速、方便而又焦躁,新闻、视频、电子书等等,所能获取信息的方式过于冗杂。
然而碎片化的东西不足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很多东西也都是看过就忘。越是经典的文字才越值得学习和玩味。
每看一本书,我不会看过就算了,而是在看的过程中记笔记,当然也是为了方便写书评。
笔记缩影记笔记也是一个梳理的过程,无论你读电子书还是纸质书,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录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两年多的时间,写日记和读书的习惯我没有放弃过,即便工作忙或者有其他的原因,这两项的频率会减少,但是不会断掉。
当你觉得自己还不够美好的时候,那就先从这两件事做起,一段时间以后回过头来看,你会看见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成长。
正在看的一本书PS:如果有小伙伴想要看详细的读书笔记,可以简信我,想知道我两年的蜕变史,也可以私下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