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前行。以前看到过一个小故事: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生命在于前行,生命的长度与厚度,很多时候不是人活多少岁,纵使活千万年而仅居于一隅而无所作为,也不过是水潭里的一只鳖而已。
像蜗牛一样,清楚自己的不足,却没有很好的看出自己的优势。正所谓祸福相依,否极泰来,活的时间短,移动速度慢是自身的缺陷。可同时,自己食量小,有自己可以随时随地自安的“屋舍”。纵使山高水远,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走,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段旅途。
“世界这么大”,想要去旅行,又何必拘泥于某处的一方小世界,把眼前的泥丘当作泰山,努力攀登上去,也能拥有一片自己开阔的眼界。把不远处的小溪视作长江,溪水的哗哗声也同样悦耳。
可怕地不是自己天生一副臭牌,怕的是自己认为自己的牌无法可打,提前给自己判了死刑。比起失败而言,还没有过尝试便急急弃牌选择放弃的人,更可悲。
所以蜗牛在自暴自弃之后,只能死在一片杂草丛中,甚至没有踏上旅途。
道理人人都懂,可难的是明事理并拥有一定的执行能力。
跳出蜗牛带来的思考,我们不防以现代人的角度去思考历来让人称赞的“愚公精神”。老实讲,愚公精神值得提倡,它对于我们目前的社会建设与青年人对于自己人生目标的追求的确有或多或少,因人而异的有利影响。而细读愚公的故事以及愚公个人,我们不难发现,愚公在义无反顾选择移山时,面对智叟的嘲讽与疑问,说出了流传千百年未衰的名言“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可若以现代人的角度和价值观去看,并非所有的愚公子孙都愿意去移山,或者,在有祖先教诲的愚公子孙,把移山作为职业之后,是很难生存以及繁衍后代的。
在古代农业社会里,鲜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不劳作的人作为妻子的。
当然,这也只是我们现在一个人局限性的思想做的一些假设与辩证,愚公移山千百年流传,也道理所在。
总而言之,蜗牛也好,愚公也罢。他人的说法只是建议或者是过耳云烟。明白了自己的特点与路途,向前奔走,不让大好年华荒废以致追悔莫急便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