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终于把这本听说不错,也是一直想读的书给读完了。
这本书是以哥伦比亚(南美,原西班牙殖民地)为背景的故事,文化差异导致了这本书初读的生涩难懂,总结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人名
名字都特别长,翻译后平均十几个汉字,而且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毫无含义的符号,难以记忆。另外他们的姓氏放在称呼最后,名字又是父亲、儿子、孙子等等几代人几乎一样(西方有以继承父辈名字起名的传统),所以导致一开始总是混乱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究竟指的是谁?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困扰了我很久。
二、地名
因为对该国地理及历史的缺失,导致文中提到很多城市,我们都无法产生共情,只是僵化的代名词,如“奥阿查”、“马孔多”,我到目前为止也不知道有什么特殊含义或历史背景,如果换成“北平”、“天津”,立马就有亲近的感觉了吧。
三、翻译
这本书原文是西班牙语,翻译者一般是语言学家而非作家,翻译之后可能失去了文章的文学特质。如《红楼梦》翻译为英文成了《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一个红房子里面的梦,意思相近,但就是缺少了文学美感。
四、文化
文中大量提到神父和星期天的弥撒,文中有自由派和保守派,有天主教和耶稣新教,男女关系也都是混乱的,与我们中国本土信仰及文化差异巨大,如果对这些不够了解的话,读起来会更加难以理解。
文章主要讲述了布恩迪亚,这个经受百年孤独家族,由盛转衰最终被飓风从地球上抹去的故事。类似红楼梦,这个家族每个人的命运都其实很早就被预言,写在一本梵文且被加密后的羊皮卷中,最终揭秘的时刻,也是家族完全消失的时刻。家族在大房子的修建后而兴盛,在100多年时间的虫蛀中而大厦将倾。这个家族见证了马孔多由荒野变为村庄、城镇、城市,最终又回归于荒芜的过程,家族也最终被世界乃至马孔多所有人所遗忘。
“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这两个名字反复在“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中被使用,除了上校、双胞胎兄弟算是善终,家族中其他男性几乎都以厄运而结束。“乌尔苏拉”、“庇拉尔”两位女性一主一暗,都是“布恩迪亚”家族重要功臣及见证人。乌尔苏拉生了“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二代。庇拉尔又分别为这两个儿子生了家族的第三代人。她们都充满旺盛精力,活到了一百多岁,见证了这个家族血液中流淌着的孤独性格和悲惨命运。
文章大量描写了男女之间的欲望(并非爱情),而且家族的悲剧很多是缘由于此,乌尔苏拉曾经说过,家族里面的孩子小的时候都很乖巧、体面,但长出胡子以后,一切都变得不同。书中的爱情,很少能有善终,印象中,只有雷奥里亚诺第二和他的姘妇是唯一还算有些幸福的。
书中没有唯一主角,但上校,算得上是书中灵魂人物,他深沉、孤傲,与娼妇(庇拉尔)生过孩子,迎娶过14岁娇妻,发起过三十二场战争,战争期间和很多女人生过17个儿子(但一夜之间又全部死掉),但最终选择返回马孔多的工作间做一名银匠,在不停制作小金鱼然后融合为金水,再制作小金鱼的忙碌中,孤独终老,最终所有荣誉或理想都被世界所遗忘。
如同文中所说:
“他隐约知道,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每天清晨,经过短短的一次小睡,他便在五点钟起身了。在厨房喝过他那一碗永远不变的浓咖啡后,就整日把自已关在工作间里,直到下午四点钟才拖着一只小板凳经过走廊,既不看一眼火红的玫瑰,也不留心傍晚的霞光,更不注意阿玛兰塔的冷漠--她的忧伤在傍晚时分发出一种清晰可辨的压力锅的声响--,然后就坐在临街的门口,直到蚊子无所顾忌地向他袭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41881/75d6aa13c8a5fb1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