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西潮》蒋梦麟

《西潮》蒋梦麟

作者: 一粒红尘_eae3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11:45 被阅读0次
《西潮》蒋梦麟

“民国北大校长传奇自述

一个人身上的中国近代史”


  从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定都南京开始,到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止,其间只有短短十年工夫让国民政府从事建设。十年之间还有断续的变乱和其他障碍阻滞改革和建设的进展,但在这短期间内,居然建筑了四千五百多公里的铁路,而在过去五十年内所建的铁路也不过一万六千里而已。十年之内建筑的公路超过十万公里,新添电报线路则在一万多公里。在这样短的时间之内,自然各方面的建设成就都很有限,评断成绩时,不能不考虑到时间因素。

  一般人都说中国的四万万人像一盘散沙,如果说中国的人是由许多自治的小单位构成的,倒更切近事实。中国的民主体制包括千千万万的这种单位,由几千年来累积下来的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和gt的生活理想疏松地联系在一起。这些或大或小的单位是以家庭、行业和传统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由这些共同的关系与各自治团体发生联系,因此团体内各分子的关系比对广大的社会更为亲切。他们对地方问题比对国家大事了解较深。这就是立宪国会失败的症结,也是老百姓听凭军阀统治的原因。

  清代后期,征税与捐官等方法均未能使清廷达到筹款的目的。因此不得不乞灵于借贷外债,而以让渡铁路建筑权或矿产开采权为交换条件。这自然是饮鸩止渴的办法。现在或许还有人记得清廷将四川省内铁路收归国有,以为转让筑路权予外国公司之张本,结果触发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时遭光绪帝国丧,地方士绅,披麻戴孝,头顶“德宗景皇帝神位”,长跪于总督衙门之前,哭呼先帝,保佑四川,不使铁路收归国有,弄得政府啼笑皆非。

  孟子:“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第二天早晨,我们在这火神庙附近看到了日出奇观,太阳从云海里冉冉升起,最先透过云层发出紫色的光辉,接着发出金黄色、粉红和蓝色的光彩,最后浮出云端,像一个金色的鸵鸟蛋躺卧在雪白的天鹅绒垫子上。忽然之间它分裂为四个金光灿烂的橘子,转瞬之间却又复合为一个大火球。接着的一段短暂时刻中,它似乎每秒钟都在变换色彩,很像电影的彩色镜头在转动。一会儿它又暂时停住不动了,四散发射着柔和的金光,最后又变为一个耀目大火球,使我们不得不转移视线。云海中的冰山不见了,平静的云浪也跟着消逝,只剩下一层轻雾笼罩着脚下的山谷。透过轻雾,我们看到缕缕炊烟正在煦和的旭日照耀下袅袅升起。

  现代日本是统治阶级建立起来的,现代中国系平民百姓所缔造。因此,在日本当一个领袖要容易得多,他可以任意独裁,他要人民做什么。人民就会做什么;在中国当一个领袖却必须教育人民,而且真正地领导人民——这是一种远为困难的才能,也必须具备超人的才智创造能力。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表现了无比的忍受艰难困苦的能力,秘密就在此。尽力而为之,其余的听天由命就是了。你最好乐天知命。秋天的明月、六月的微风、春天的花朵、冬天的白雪,一切等待你去欣赏,不论你是贫是富。


[我所写下的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不管它像什么,它记录了我心目中不可磨灭的景象,这些景象历历如绘地浮现在我的脑际,一如隔昨才发生的经历。在急遽递嬗的历史中,我自觉只是时代巨轮上一颗小轮齿而已。]

《西潮》蒋梦麟

  蒋梦麟所著《西潮》,以其自身所经历的生活,将生活中的琐碎杂事娓娓道来,让读者深刻体会中国近百年来的变化。在此同时,作者其自身的思想变化也可从中窥见,从小时候的喜爱观察生活中的奇怪的各种的事物,到后来去美国留学时的几次转专业,最终决定从事教育事业,以求教导中国的小孩。书中后篇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剖析,将二者之间的异同具体分析,让读者一目了然。

  近代中国处于十字路口,而西方的潮流却是势不可挡,中国被迫近代化,从军事变革到政治变革,尔后进行思想变革,才“迷糊”地走上了近代化。

相关文章

  • 《西潮》蒋梦麟

    “民国北大校长传奇自述 一个人身上的中国近代史” 从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定都南京开始,到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

  • 如何打造教育产品……

    前几日,览得蒋梦麟校长的自传体回忆录《西潮》,翻到了一篇蒋梦麟先生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的演讲,其中关于教育的见解,...

  • 不问是一种处世艺术

    著名教育家蒋梦麟先生在他的自传《西潮》中回忆了这样一件事:蒋梦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家里人把他送进了家塾中学习,在家...

  • 读书笔记-西潮-蒋梦麟

    昨天整理书架,而整理之后,竟兴奋的有些睡不着。于是花些时间,写写这些有生命力的书和它们曾经带给我的感受。 1.《西...

  • 2020 值得记录的书影视剧

    阅读过书籍记录 《西潮》蒋梦麟 (民国北大校长自传式叙事,一个人身上的民国史。看完觉得蒋校长很多对当时民国社会的批...

  • 天命所终:大清帝国的衰亡(书摘)

    作者:金满楼族人很穷:“铁杆庄稼”叮当响(103页)蒋梦麟在其回忆录《西潮与新潮》中说,杭州城墙内有一满洲...

  • 738丨在这里每六十秒,就有一分钟过去

    翻读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林耀华先生的《金翼》、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和蒋梦麟先生的《西潮》这四本书,联想...

  • 信语珠宝日历2021.04.30

    蒋梦麟先生曾在《西潮》里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中国对一种东西的用途,比对这种东西的本身更感兴趣。”“学以致用”...

  • 辫子剪断了,脑袋也像是随着剪声落了地

    1908年8月,蒋梦麟先生在上海出发美国临行前剪了他的辫子。这件事记录在他个人自传《西潮》第九章“负笈西行”中。虽...

  • 北大校长否定鲁迅的最著名小说

    今天早晨,我在朋友圈里贴出了蒋梦麟先生对于鲁迅两篇著名小说的评论。并且,我有意突出了蒋梦麟先生的身份——北京大学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潮》蒋梦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hg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