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我和侄女侄子坐在一起聊天,谈起高考奖学金的事。
侄女激动地说,邻村的都在给大学生发奖学金多少多少,而我们村的什么都没有,真是生不对地方,要是能当那个村的人就好了。
我说,奖学金也是这几年才兴起的,先由一个村创办,然后有些村也效仿。奖学金是由村里外出经商或当官的人出大钱,和村民自由捐款而来的,是从无到有的公益活动。
我又说,不必羡慕别的村,如果村里没人创办这种公益活动,那你们以后有能力了,可以当活动的创始人,做为别人撑伞的人,不一定只做躲伞的人,。
侄女撇撇嘴说,我才不呢!
我不说话了。每个人的生存思维都不一样,思想境界不一样,造成侄女的想法和感受的就是她个人的生存思维和思想境界。
我想起四年级教过的一篇课文《给予是快乐的》,圣诞节前夕保罗的哥哥送保罗一辆漂亮的小轿车,小男孩羡慕的是保罗哥哥,有能力赠予弟弟东西,而不是羡慕保罗有这样的哥哥。有些人觉得给予别人是快乐的,有些人却觉得能接受别人的东西是快乐的。
不管是给予是快乐的,还是接受是快乐的,就是给别人撑伞觉得快乐,还是躲在别人撑的伞下快乐,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想法不同,思想境界不同而已。
我个人认为,想为别人撑伞的人过得更自由、更独立、更有奋进、更有热情、更有创意。因为要给予别人,自己要有更多的能量,自己就有了创造更多价值的欲望,就有了探索更宽阔领域的劲头,而这些都是自发想去做的,人也经常处在精神焕发的状态。另外,给予别人的时候,内心往往是愉悦的,这有利于身心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