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正在上班的时候,女儿忽然发微信给我说:“妈妈,下班帮我拿个快递好不。”我虽然有点意外(因为平时我的快递都是她拿),但还是答应了她。
于是,下班回家途中多拐了个弯,去家的西边菜鸟帮她拿了回来。
递给她的时候还不忘客气的对我说了声:“嘻嘻,谢谢妈咪。”
我转身忙着去给她做饭吃,也没在关注她买的到底是什么。
过了一会儿,她在屋里大声问我:“妈,你喜欢什么样的簪子?”因为我在厨房开着油烟机第一遍没听清楚,于是我大声问:“你说啥?”房间里的她又一次扯着嗓子拉长声音问:“我问你喜欢什么样的簪子,发簪?”
我沉思一会儿,依然没明白她的意思,但心里禁不住快速猜想:问我喜欢什么簪子?可这几天也没什么特别的节日啊。
于是,我狐疑着模棱两可回答她:“簪子?什么簪子?我就喜欢简单的,古风一点的。”心想,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节日,但她如果愿意买给我,我也是高兴的。
这时候,她探出头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跟我说:“哈哈,我准备给你做一个簪子,木制的,纯手工制作的。”
说到这,我就再也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跟着她的身影也快速闪进了屋里。只见桌子上打开的快递袋旁边放着好几块长方形小木块。
她跟我说:“你看看,用哪个合适?这块说是红木的,这块中不?”
“嗯,可以啊,我看着也行,不过简单点就好。”
我的话刚说完,她就推到我面前一张A4纸说:“你先看看,这是我画好了的图纸。可还好?”
于是,我惊喜的发现,那张A4纸上完整的画着一个形似玉兰花的古风簪子,簪子头部是一对清新典雅的玉兰花,花头部分稍稍有点弧形,簪子长度大概十五厘米左右,簪子中间和尾部粗细也十分均匀。
至于那木料,我既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懂它的材质,但看着外观还倒很像木头块,而不是那种人工合成的材料。我朝她使劲竖了竖大拇指,然后举起手来,她也非常默契的举起自己的手掌,我们共同击掌,表示对她“工程”开工的赞许和仪式。
接下来的几天,偶尔到晚上学习之余,我就会看到她拿着那块木板用手工刻刀一点一点的开始刻着削着,虽然每一天的进展都不大,但好在持续进行着。
就这样过了大概有三、四天的样子,那天我又进到她的房间,我看到桌子上一堆木屑,那块小木料也已初具雏形,而桌子上那个专用器具像个两头弯起的小铁锹,又像个给山楂挖孔的挖核器,两边竖着尖尖锐角,反正怎么看,怎么觉得尖锐。忍不住提醒她说:“你可要小心些,别在没完工之前削坏了手。”
看我这么说,她嘿嘿一笑,顽皮又有些大义凛然的骄傲的回复我说:“呵,我已经削了两次手了。”
“诶?网上不是有那种电动的工具吗?那样是不是会快点?”我在脑海中迅速想到了更快的方法提供给她说。
可她却说:“是啊,是有啊,那样是会很快,但没有手工做出来的有意义呀。”
“嗯嗯,也是。”我点点头,觉得也对哈。
手工的,可是饱含了她的全部心意和心血的呀。
期待,期待着小棉袄的成品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