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只有让心真正地属于自己,才能产生独一无二的心流。此心流,便是幸福之源。
每个人对幸福的解释不一样,对其追求也不一样,所以就造就了各种各样的行为。
你发现了吗?有的人一直走在幸福的路上,有的人拼尽一生,也走不上幸福的大道。
例如:商人的视角在商业里,他在别处寻找人家已经得到的幸福,还要去告诉人家为什么不走捷径?
而渔夫的世界在日常的“本自具足”里,他已经得到了幸福,所以日日沐浴在其中。如果他为了赚钱,放弃了陪伴妻子儿女的时间,那他就和商人一样悲哀了。
可惜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多,他们总是在身心之外寻找幸福。有的人绕一个大弯,才知道幸福就是活在当下。有的人不论怎么绕弯,都无法发现幸福,更别说享受幸福了。
幸福属于私人定制。适合你的未必适合我,我才是自己的幸福创造者。你给予我再多,我感到不幸福,也是枉然。哪怕我一生清贫,但我自得其乐,也是大幸。
比如:颜回“一单食,一瓢饮”的幸福,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幸福,梭罗在“瓦尔登湖独居”的幸福,一行禅师“专注修行的幸福”……
凡事能滋养身心灵的环境,皆是幸福之源。《世界尽头的咖啡馆》,带给人的灵性之悟,就像一朵干菊花在沸水中慢慢绽放。在此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正念的专注,生命的意义,幸福的丰盈。
在无常的世界里,唯有不断的修筑自己的内心,让它真正的安住在当下,我们才不会“空伐其身”,才不会处处生烦恼心。心是这个世界的倒影,我们修好自己的心,才可以在动心起念处及时刹车,才可以反过来及时随喜。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里有一句话给人印象很深刻:“约翰,生活本来就很精彩。只不过有人没发现自己是作者,没发现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创作。”
身为诗人的余秀华,创作了很多令人觉醒的诗歌。但是在生活中,她却没有办法变成自己的自由创作者。尽管,她有许多常人难以驾驭的自由和浪漫,但是在和杨储策的交往中,她逐渐丧失了自己。
春天时,她和90后男友跨越了种种障碍,秀尽了种种恩爱,让很多女性看到了她的超常之处。她敢说,敢做,敢秀,敢于把自己当成爱情里的一把火……但这个夏天,她的火变成了家暴,变成了唏嘘,变成了悲剧。
幸福很悬,它始终与的内在修为紧紧相连。它不管你有多少才华,有多少产资产,只要你不珍惜不反省,它绝不会为你逗留,甚至连你以前拥有的,也要狠狠夺回去。
“余老师啊,总有一天会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的。”早就有朋友这样说过。如果有人直接对她这样说,她多半以为人家是羡慕嫉妒恨,然后嬉皮笑脸骂回去……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而否定一个人,把她创造的神话当成笑话。
幸福如水,冷暖自知。外在的种种荣耀与屈辱,并不是幸福的主要构成要素。有的人因为荣耀而迷失了自己,有的人因为屈辱而成就了自己,“心”在其中发挥了很大地作用。
这个世界就是调心的道具,关键是看你往好里调,还是往坏里调。有的人说好人得不到好报,所以就不想做好人了。但是雪师说,做好人本来就是一种好报,你还想要得到什么呢?
看看,我们的“贪念”多可怕。本来,幸福近在咫尺,我们却要用贪念将它推得那么远。远了之后,才知道幸福那么可贵,想去追却又来不及。
A和B本来是良师益友,他们偶尔分享一下书籍和精神世界,觉得日子充满了灵性和期待。可是A,总是想着有一天能够见到B,在彼此的世界里照见更多真善美。
但是B总觉得,只有距离才能产生美。一旦真正见了面,说不定彼此话不投机半句多,连做朋友的机会都没有。所以B坚决不见A, A灰心丧气,B有苦难言,两个熟悉的人就这样变成了陌生人。
幸福,要以它自己的样子来呈现,一旦有人干预,就会土崩瓦解。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能推演“瓦解”的过程,学会反思与和解,就可以追回幸福,并且让它翻倍。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谁也无法改变谁。所以,在人生的这条路上,总有一些遗憾无法弥补。如果我们能去到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说不定那里的灵性磁场,可以帮我们找回遗失的幸福。
其实,也勿需到那里去,回到自己的内心即可。看看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是不是在真正做自己,过自己真正想要的日子……答案就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