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王昭君出塞的使命

王昭君出塞的使命

作者: 安全魏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12:34 被阅读0次

王昭君出塞的使命

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 [1] (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宫女,后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达半个世纪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成语中「沉鱼落雁」、「画工弃市」记载她的生平典故。

王昭君对于自己出塞的使命贯彻始终。

她不仅在匈奴生儿育女,安心过着住穹庐 (即毡制帐幕)、被毡裘、食畜肉、饮酪(乳浆)的游牧生活,而且为了最后完成她的使命,不惜忍受一定的委屈,在呼韩邪单于死后,“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大阏氏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本来,匈奴人“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乃是原始群婚制度的遗留。这种风俗,比之汉人的伦常规范,就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一种落后的现象,不值得赞扬。因此昭君曾上书成帝,要求归汉。

但当这种风俗在匈奴社会仍很流行的时候,作为一个“和亲使者”,如果不能“从胡俗”,那就不仅给予一般的匈奴人一个不良的印象,而且将会给予汉匈关系以不良的影响。因为昭君与单于的婚姻关系,实际上就是汉匈两族的政治关系的反映。当时成帝接到昭君求归的上书以后,所以敕令昭君“从胡俗”,也就是表明汉朝尊重匈奴的凤俗习惯,珍借汉匈关系的友谊,这当然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现。

昭君深深地体会到汉朝的这个旨意,故她接到成帝的敕令以后,便打消归汉的念头,以汉匈友谊为重,不借打破汉人传统的伦理观念,忍受“子蒸其母”(虽然不是亲母)的委屈,继续履行她的使命,以成全汉匈两族的团结友好事业。从她这种行为的良好效果上,也可以。反映出她在初出塞时的纯正的动机来。

相关文章

  • 王昭君出塞的使命

    王昭君出塞的使命 王昭君(约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嫱,字昭君 [1] (一说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汉...

  • 《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文/经典清秋zh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就是今天的湖北宜昌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的和亲宫女...

  • 王昭君--那些奇女子的美丽与忧愁(五)

    王昭君--一个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女子,出塞究竟是害了你还是救了你? 她是自请上书出塞的,她知道出塞意味着什么...

  • 流传千古的昭君出塞,隐藏背后的竟是汉室宫女满满的一腔血泪

    提起王昭君,大家想到的首先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除此之外,还有“昭君出塞”这个有名的历史典故,那么在“昭君出塞...

  • 讲历史:王昭君出塞

    汉朝汉宣帝时期,匈奴发生分裂,分为了五个部分,所以汉朝又没人进攻了,消停了几日。 有一个单于呼韩邪,得到了汉朝的帮...

  • 历史故事:王昭君出塞

    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候,匈奴由于贵族争夺权力,势力越来越衰落,后来,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

  • 【诗歌】咏史/王昭君

    七古/咏史 王昭君 拒赂画工意志坚,出塞原非保国全。 当年若得元帝...

  • 历史上的王昭君:无落雁之美,却有大功德;嫁2次,活几岁成谜?

    王昭君在古代四大美人中号称“落雁”。据说她出塞远嫁匈奴时,为抒发离乡之愁而弹“出塞曲”,天上恰巧有大雁飞过,闻声下...

  • 笔仙情缘

    第一章《笔仙,笔仙》 西汉年间,为了保持汉匈两家的友好关系,王昭君出塞和亲。 昭君出塞后,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

  • 美人吟

    王昭君 落雁花容绝世伦,书画超然,韵律神音。 难违圣命入皇家,命运多愁,悲怨凄阴。 出塞匈奴结联姻,横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昭君出塞的使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pc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