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教育随笔集——宜阳县董王庄乡赵坡小学教学点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作者: 西岩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19-11-10 22:14 被阅读0次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194:

    宜阳县董王庄乡中心小学

    感谢领导信任,有幸在11月9日、10日参加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两天时间非常紧张。11月8日下午,期中考试结束,当天不能报道。晚上,领导电话询问,我保证11月9日7:30准时到达。11月9日5:30起床,直奔伊川,吃完两个包子,拿着一杯八宝粥,在7:30准时到达金荗大酒店会场。中午仅仅停了一个小时,下午一直到6点30才结束。原计划准备晚上回家,第二天早上再去,出来一看没公交车了,只好在伊川找了个小旅店住了一夜。第2天中间又是只停了一个小时。原位不动,一直在金茂大酒店4楼的会议室端坐了两天,辛苦紧张。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会议的主题是新时代新德育。专家们一个接一个做报告,确实是高峰论坛,理论高深莫测。一线教师还是看看具体的做法比较容易理解。有几个外国的教授用英语做报告,两边虽然有同步翻译字幕,但1000多人的会场,被安排到了倒数第8排,看不见字,回来想看看直播,但没有回放,只好作罢。

    听了两天的理论讲座,虽然云里雾里,感觉很多理论名词就像绕口令一样,但多多少少有一些收获,开阔了视野。但也有个别专家的论述,能够听得进去,而且有许多感受。现在把一些点滴的收获记录如下。

    上来是县市领导和朱永新教授致辞。首先要把洛阳和伊川的辉煌历史赞颂一遍。河洛大地,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可赞颂之处实在太多太多。赞颂的词汇用铺陈罗列形容丝毫不为过。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第二项播放洛阳市新教育专题片。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中,新教育已经在洛阳生根开花,取得了许多的成就。特别是伊川的新教育起步早,取得的成绩更是令人赞叹。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第三项是洛阳市新教育实验叙事。新教育自从被洛阳市整市推动以来,市政府教育局的力度很大。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领导讲话结束以后,下面就是教授做报告,第一位上场的是檀传宝,讲座题目是《教育爱的解释与实现——孔子的仁与诺丁斯关怀概念的比较》。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檀传宝是全国及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2005年获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4年度)资助。2007、2008、2011年曾经3度入选“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录。

    主要研究领域: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美育理论、教师伦理学、教师教育等。

    这是一位德育方面的重量级人物。以前在守望新教育公众号上面读过他写的一篇文章,觉得写得非常好。今天的讲座把东西文化放在一块进行比较,全球视野。但纯粹的理论,讲解速度快,听得不太懂。在网上搜了一篇相同的文章,大概有几个意思。

    相同之处:1、仁爱教育与关怀教育的相似之处,皆把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重视情感教育。2、均把家庭作为教育的起点,从爱家人扩展到爱其他人。3、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不同之处是1、仁爱作为个体自我修养美德与关怀作为关系美德之不同。2、重责任教育与重权力教育之不同。3、培养目标的不同,以培养男性君子为目标和以培养男女平等关怀的目标。

    比较,对完善儒家仁爱理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讲的是纯粹的理论,但确实对道德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孔子的仁爱理论是中华道德的源头,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在西方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全球最重要的道德基点进行比较,无疑具有深刻的意义。

    第二位上场的是约翰·齐格勒博士,是爱丁堡大学教育领导学系的教授,他的讲座题目是《道德教育如何成为未来道德楷模》。英文讲座听不懂,后悔以前没有痛下决心学好英语。虽然有同声翻译字幕,但是太远看不清楚,回来后想重新看一遍直播,但没有回放,只好做罢。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第三位上场的是张卓玉厅长,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小学生规则素养的培养》。他曾是山西教育厅原副厅长,现在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是新教育核心成员。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他讲的理论非常严谨。处处有规则,培养规则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有一点我觉得讲得非常好,他认为规则的培养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遵守,会影响规则的实施效果。应该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而非讲授做题的方式,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讨论,形成共识。利用校本课程时间或者班会时间,每两周做一个微项目,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设计。从班级规则拓展到其他方面,对学校各种活动的方案评选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这比单独强调遵守的效果要好。

    他强调让学生参与规则素养培养的全过程,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已经被许许多多的老师实践过,是有效的。

    上午最后一位上场的专家是刘铁芳,他演讲的题目是《培育有根有魂的中国人》。

    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刘铁芳教授从90年代中期以来就开始对教育与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力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近年来,又在对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深刻把脉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如何应对时代的虚无主题,力求重温古典教育传统。

    其良好的文学素养,哲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方法上的优势,使其在教育哲学、道德教育哲学,尤其在个体生命与道德教化之深层关涉的问题研究已自成一家。

    刘铁芳教授的讲座是这两天中让我产生共鸣最多的一个讲座。他的讲座,时刻不离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许多观点振聋发聩,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书应该找来读一读,肯定会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他的讲座精彩纷呈,特别是对苏轼水调歌头的分析,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段话读过很多遍,会背诵下来,没有觉得有特别之处。但他的讲解却与众不同。他认为这段话表现了中国人的核心生命理想结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认为这是把人比照于自然,表现了生命的忧患。忧患意识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核心意识。

    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虽然由自然决定,但也要尽力而为。这里的人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是家人,是国人,是家国情怀,还是人类意识。他认为中国人的精神救赎,在于家和国和人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人所特有的三个层面的生命气象:一是从容自信地活在天与地之间,养浩然正气;二是充满人情地活在人与人之间,养仁爱之心;三是健动不息地活在古与今之间,养中庸之德。

    能把这首词分析到这种程度,把诗词与哲学联系起来,让人叹为观止。细思之,唐诗宋词中,在形象的文学艺术背后,蕴含的实质上就是中国人的理想生命结构。每一首诗词都逃不过天地情怀、家国情怀、亲师情怀。每一首诗词都呈现出中国人特有的天地观、社会观、心灵观这一完整的生命结构。唐诗宋词善于写景,写景除了以抒情之外,同时也是天地观的一种表现,细细体味,便不难体察到诗人对宇宙自然的认知。又善于抒发人的感情,忧国忧民,忧患意识强烈,特别是以诗圣杜甫为代表的诗人,从中可以体会到激昂的家国情怀,深重的忧患意识。那些送别、思念之诗,则是抒发了亲师意识。

    所以让学生诵读诗歌的过程,不仅提高了文学修养,提高了语文能力,这也是一种道德培养的途径。在吟咏诗歌中,受到道德认知和情感的熏陶,慢慢的建立起中国人独有的生命结构。

    用这一观点去学习诗歌,可以让人从对用词造句的理解中往前深入的走一步,达到道德的境界。比如唐朝王建的《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谴小姑尝。虽是一首小诗,却也深刻地反映了古人的家庭关系意识,亲情意识。

    刘铁芳教授的演讲还有一个特点,音韵优美,声母韵母声调发的特别准确,每一句都有一个完整的语调,每一段话都有一个完整的感情,在所有专家的报告中他的语音能力是最强的。

    紧张的半天学习结束了。专家的报告,理论深度让人惊叹。总体上难以理解,但细思之,理论往往在更深的本质上把握住了世界的真相,虽难,也要努力学习之,这才是快捷的成长之路。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论直达本质——2019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记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qz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