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物惜福

作者: 姚瑜 | 来源:发表于2021-09-05 22:12 被阅读0次

1924年,著名高僧弘一大师到普陀山参访著名高僧,佛教净土宗第13代祖师印光大师。弘一大师一生极其敬仰印光大师。此次参访经历,弘一大师后来讲述为《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一文,以下内容就是印光大师惜福的事迹。

印光大师每天早晨只喝一大碗粥,没有菜。印光大师自己说,刚到普陀山时,早晨吃饭配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大习惯,所以就改为只喝一碗白粥了,已有30多年了。印光大师喝完粥,用舌头将碗舔一遍,直到把碗舔的极干净为止,然后再往碗里倒上开水荡一荡,以碗里的水漱一下口,随后又咽下去。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米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印光大师依然将所有饭菜都吃干净,随后用舌头将碗舔一遍,又倒入开水荡一荡,漱完口再咽下去,一切和早晨吃饭没有两样。

印光大师自己是如此做的,同时在这方面对身边人的劝诫也十分严厉。每当客人吃饭后碗里有剩余饭粒时,印光大师都会大声呵斥:“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这样的事情经常都有。

还有的客人喝完茶将剩余冷茶泼进痰盂桶中,印光大师也同样呵斥劝诫。以上仅仅举饮食的例子而言,其他关于印光大师惜福之事,皆如此类。

有人可能觉得这个故事太夸张,无独有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师家里的厨师说,哪怕有一粒米饭,袁老师都要把它吃了,袁老师碗里不会有剩饭。

大德们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现今物质生活极大富足的时代,我们越是要继承和发扬珍惜,节约,勤俭的优良品质。不只是一餐一粟,应该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物尽其用,各得其所。

所以,生活中的我们,不妨时时扪心自问:“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

这是我在单位食堂用过工作餐之后的碗盘,以这张照片时时警醒自己——珍物,惜福。

相关文章

  • 惜物惜福

    发现自己越来越简单了。有点惶恐,简单落入苍白和无知就成问题了! 所以,努力劝服自己,我的简单与众不同!(此处得加一...

  • 惜物惜福

    沐浴露快用完了,大姐大特意交待我,瓶子千万不要扔,她说这个绿色瓶子很漂亮她要留着做手工,可以做个礼物给妹妹。因为老...

  • 惜物惜福

    1924年,著名高僧弘一大师到普陀山参访著名高僧,佛教净土宗第13代祖师印光大师。弘一大师一生极其敬仰印光大师。此...

  • 惜物即惜福

    从菜地里摘来一篮子茄子,送给我的朋友,她接过篮子时,满心的欢喜。 这欢喜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似乎站在开满荷花的池塘边...

  • 惜物即惜福

    惜物即惜福 出去吃饭的时候,如果没吃完,打包带走就感觉没面子。 如果一件衣服穿了好几年,外面都有点掉色了还穿,就感...

  • 惜物即惜福

    【日】枡野俊明 周志燕译 过去,我们在寺庙中一定可以看到石臼。石臼是一种用来碾碎芝麻等食材的工具。它曾是僧人准...

  • 惜物即惜福

    过去,我们在寺庙中一定可以看到石臼。石臼是一种用来碾碎芝麻等食材的工具。它曾是僧人准备饭菜时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

  • 【世间情】惜物,惜福

    年里就开春了,天气像馒头架上的蒸笼,一天天热起来。开年之后敏感的庄稼人就扛着笋枪钻进了竹园。 家里的地征用的征用,...

  • 感悟

    人活着,实属不易。所以要学会珍惜:惜命惜福惜时惜物。珍惜生命就是重视自己的健康,惜福就是珍惜自己的福报要培福积福自...

  • 《读者》笔记16  惜物即惜福

    2021.3 二月上 总第728期 石臼先是变成腌菜石,后来又被作为庭园中的踏脚石使用,这就是禅常说的“把什么当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惜物惜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sswltx.html